?
余英,“愛心大使余英陽光聯盟”執行理事長。她,是第一屆“愛在行動——為殘疾孤兒、老人獻愛心活動”的發起人;她,常年參加扶持大學生就業的公益活動;她,身體力行每月定期到孤兒院與孤兒們一起同吃同住;她,逢年過節就給福建各地的學校和孤兒院送往年貨、學費、路費、衣物;她是孤寡老人口中的“親閨女”,她又是眾多孤兒心中的“余媽媽”。
“明年是我從事公益的第50年個年頭”,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我們詫異不已!事實上,今年54歲的余英,在六歲就開始了他的公益之路。?“有一天媽媽拿一元錢讓我往幫家里買點豆鼓。”余英揣著那一元錢興沖沖的出門了,但沒走到供銷社就見到一個老大媽倒在地上。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小余英則第一時間上前扶起了她。
這是一位安徽老大媽,家里遭了水災,顆粒無收,“我不假思考地把媽媽給我的一塊錢遞給了老大媽,鳴她往買點東西吃。”瞧著大媽蹣跚離往的背影,小余英心里只有溫熱,渾然忘了豆醬的事……
幾十年過往了,就在余英的媽媽往世半年前,余英才無意中說到了這一元錢的事。老太太當場老淚縱橫:“孩子,你怎么當時不把真實情況告訴我?你那么小就能為別人著想,我們興奮都來不及。”
“我父親雖然是領導,但凡事都替職工考慮。”就這樣,提工資、子女招工、分房,小余英的父親從來都優先考慮他人。父母親的言傳身教成了小余英最好的榜樣。
愛的堅持——20元車費的故事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余英在一個布滿愛的家庭里逐漸長大。
“我參加工作后,第一次拿到工資就幫助當地困難的農夫。”30多年來,余英長期奔走在八閩大地。閩北“喜樂園孤兒院”、莆田山區、三明、寧化、泉州、安溪、閩侯、古田“歡樂兒童之家”、北峰、永泰等地的幾千孤寡老人、孤殘兒童、困難學子都長期得到了她的無私幫助和關照。逢年過節,她還用平日里攢下的微薄收進購買衣物、食品、年糖年餅、雞鴨魚肉等物品親自送到他們手中。
?? “有一次我往閩北孤兒院觀瞧孩子,幾天后往寧德、古田探瞧貧困學子。結果火車到站的時候已經深夜11點多。”當時坐中巴入山要20元。為了省下這20元車費,余英決定徒步入山。
“一路都是山,我一個人拎著大包小包的禮物走在山路上,心里無比害怕。”事后,余英談起這段去事的時候,幾乎得不到任何親朋摯友的理解。雖然如此,但她心里明白:山里的孩子往縣里讀書,連12元的路費都掏不起,這20元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