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集美“八卦樓”折射僑房興衰史 2013-07-23 09:20? ?來源:廈門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僑房是一道風景;僑房是如歌歲月;僑房是親情血脈。 |
拆祖屋建僑宅 這座僑宅的建造者是旅居緬甸的華僑陳體胖先生,現(xiàn)主人是陳體胖的孫子陳必文,而他們一家早已搬至別處,只有陳必文的侄兒仍住在此處。“我的祖父在光緒年間去了緬甸,后來我父親20歲左右回到集美。”陳必文回憶說,他的父親陳明第回到故鄉(xiāng)后,先后就讀于當時的集美商校、上海吳淞公學,后又參加了抗日義勇軍。 門上“潁川”兩字是陳氏燈號。 陳必文告訴記者,這座僑宅所在的地方原是陳家祖屋,他的祖父拆了破舊的祖屋,再按照鼓浪嶼八卦樓的模樣新建了這座宅子。1947年翻修時,屋頂?shù)摹鞍素浴北徊鸬簟?/p> 海外運回鋼筋 站在二樓的小廊,抬頭可見方形的天窗。天窗旁有一塊地方石灰剝落,露出鋼筋,記者細看,鋼筋竟是扁平狀的,約5厘米寬、1厘米厚。 “建造時,鋼筋都是從海外運回來的,貨船運至碼頭,再由工人挑進來。”陳必文說,一樓廳門上的五彩玻璃,也都是精挑細選后再漂洋過海而來。 |
其它熱圖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