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山公園內設飯店,白天開放僅4小時,一到“飯點”關門謝客
鄭州“最美庭院”咋成了私人會所?
本該是對老百姓完全開放的公益場所,卻被管理部門限時開放,并且在中午和晚上變成了私人會所——這怪事發生在鄭州市中心紫荊山公園一處園林內。
今年6月,紫荊山公園內建成并開放了一道新風景:一處名為“夢溪園”的蘇式園林。該園林由政府投資建設,2畝左右的面積,里面溪水潺潺、鳥語花香,亭臺樓閣別具一格,號稱鄭州“最美庭院”。
然而,細心的市民隨后在游園時發現,“夢溪園”限定了特殊的開放時間: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下午3點到5點,全天只開放4小時。
“開始我們以為開放時間短是為了保護這個小園林,后來發現是為了招待人。”紫荊山公園附近的居民向本報記者反映說,從6月底開始,園子里一到中午晚上就“關門謝客”,隨后就陸續有人開著路虎、奔馳、奧迪等好車來吃飯或喝茶,“尤其到了晚上,燈火通明”。
記者今天上午來到紫荊山公園,“夢溪園”位于公園東部,紅漆大門上安裝有密碼控制的門禁系統。走進園內,北邊有3間房,西邊和東邊各有1間,各房都大門緊鎖。在院落的一處亭子內,一張竹子制成的八仙桌上,則擺放著一套用于喝功夫茶的高檔茶具。
紫荊山公園管理處辦公室的何主任向本報記者解釋說,這些房間主要是用于一些書畫展示和公園開展的文體活動。
然而,記者透過房間窗戶發現,位于北邊的房間內裝修豪華,里面不僅擺放有專供就餐、會客的桌椅,還擺了不少頗似文玩的器物,與一些高檔餐廳的豪華包間風格一致。位于西北角的小廂房則被改造成一個功能齊全的廚房。
對于里面為何擺放有就餐桌椅,何主任說自己也“不了解情況,需要回去研究一下再給予答復。”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年5月3日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園建設管理的意見的通知》,公園是公共資源,要確保公園姓“公”,嚴禁任何與公園公益性及服務游人宗旨相違背的經營行為,不得在公園內設立為少數人服務的會所、高檔餐館、茶樓等;嚴禁利用“園中園”等變相經營。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鄭州一些高檔餐廳變得格外惹眼,而像“夢溪園”這樣的園中園,與私人會所的性質一樣,僅小范圍地招待一些特定客人,不易引人注意,因此很受歡迎。
但紫荊山公園管理處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予以了否認,并稱“夢溪園”里的飯店實為職工食堂,絕對不是私人會所,也不對外開放。對于“為何職工食堂會有外面的人坐高檔車前來就餐”這一問題,該管理處則不愿回應。(記者余嘉熙通訊員馮國鑫)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