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30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今日,記者從福州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獲悉,福州在執行好、落實好上級各項擁軍優屬政策的同時,還出臺了多項擁軍優屬新措施。其中,福州市中招辦在2012年和2013年制定出臺的相關政策中規定,對符合條件的軍人子女在中招中分別給予10-15分的照顧,兩年來共有108名軍人子女享受了加分照顧。
近幾年來,福州雙擁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福州警備區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雙擁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繼承和發揚延安雙擁運動的光榮傳統,堅持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廣泛深入地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雙擁創模工作整體水平持續提升。1992年以來,福州已連續七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4年共接收軍轉干部905人
中共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軍轉干部作為重要的人才資源,做到積極接收、妥善安置、合理使用。堅持把師、團職專業干部作為重點安置對象,實行“量化計分,公開職位,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崗,二等功臣以上優先擇崗”的全公開、全透明、全程監督的安置辦法;對營職以下及專業技術干部實行“考試和考核相結合、公開崗位、擇優擇崗”的辦法進行計劃安置;對自主擇業軍轉干部發放退役金補貼,并從政策扶持、經費保障、就業協助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據統計,近4年來,共接收安置軍轉干部905人,84%以上安置在行政事業單位。
同時,福州市還深入開展退役專業士官安置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市場化為導向、自謀職業為主渠道的退役專業士官安置格局。今年5月,再次將退役士兵自主就業一次性補助金標準由1.9萬元提高到2.3萬元,過度階段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補助金標準,在原有的基礎上各再提高5000元。此外,堅持對退役士兵開展優惠職業技能培訓,免費提供職業介紹服務并予以優先推薦就業,積極為退役士兵搭建就業平臺。
在科技文化擁軍方面,各級各部門注重整合科技資源,依托專業對口單位,建立擁軍人才培訓、新技術開放等基地,逐步實現了科技擁軍從“活動式”向“基地化”的轉變。全市先后建立了19個科技擁軍基地,每年為駐軍官兵開辦微機、財會、法律、烹飪、電工、種植等培訓,至今已舉辦近300次培訓班,培養了近2萬名科技骨干。福州市雙擁辦還堅持與市圖書館聯合開展送圖書進軍營活動,在邊遠散部隊和艱苦地區部隊建立了30多個圖書流通點,各圖書流通點每次可無償更換1000-4000冊圖書。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