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的老人騎行隊伍
解壓派 騎行緩解了她的上班壓力
不只是清源山,夜晚的泉州市區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騎行的身影,他們或者三五成群,或者單人出行。
28歲的小樹是他們中的一員,老家在晉江的小樹在市區上班6年了,去年夏天她花400元買了輛自行車,雖然裝備比不上其他騎行者,但她覺得已經足矣,“單位雖然有健身房,但有限制開放時間,而我經常加班,去健身房鍛煉不靠譜。”小樹說,跑步,她覺得自己沒那個毅力,堅持不了;打球,她又不會,想想還是騎自行車靠譜,可以長久。
“剛開始是騎自行車上下班,早上騎到單位,晚上就只能騎回去,半強迫自己。”小樹說,今年夏天,因為工作累,她早上常常起不來,沒辦法騎自行車上班,于是,只好在晚上下班后出去騎,“一個星期至少騎兩次,一個人騎的話,每次1小時;有伴的話,每次2小時。”小樹說,她有一個同學在泉州市區上班,常和她做伴騎行。
“因為是女生,擔心危險,所以比較多的是在市區熱鬧的街道騎行。”小樹說,對她來說,騎行除了鍛煉身體,更大的好處是能緩解上班的壓力,每次騎行歸來后,心情舒暢。
減肥派 體重狂飆 再不減就沒救了
小李和小樹一樣是“85后”,身高1.8米的他體重105公斤,“上班后體重狂飆,我朋友身高和我差不多,他身材就很好,他就是騎自行車減肥的,所以我買了自行車,跟著他騎行。”小李說,他和朋友比較經常騎的是普通公路,偶爾也挑戰一下山路。
24歲的小七,2011年12月參加工作,一年多來,體重狂漲,“拿以前在大學時的照片出來,都不敢相信自己身材曾經那么好過。”小七說,他在學校時是街舞隊的一員,經常練舞,上班后就基本沒時間練了,吃得多運動少,身材開始走樣。
2012年下半年,小七覺得不能繼續胖下去了,他花1300元買了自行車,為自己制定了騎行線路——從泉州市區騎回老家南安,短暫逗留后再折回。“平時沒時間騎,只有晚上,吃完晚飯,太陽下山后,裝上手電、簡易維修包、水壺,出發!”小七說,從泉州市區到南安洪瀨,逗留1小時,然后返回,路程約56公里,騎行時間約為4小時(包括途中喝水、休息)。
“一個人挺孤獨的,還沒找到騎行的同伴,所以路上都在聽歌。”小七說,騎行一趟,流了很多汗,不僅能減肥,還能鍛煉自己的耐力、肺活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12讓窮孩子也有快樂的假期
- 2013-08-12德化:猛虎村“愛心廚房” 老人每月快樂聚餐
- 2013-08-07石獅傳統獅陣傳承300多年 孩子們暑假快樂學習
- 2013-08-05陳毅斌:忙碌并感動快樂著的"老兵"
- 2013-08-05快樂使者的35年放映路 露天電影引發懷舊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