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現已成了我們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以快捷、迅速、簡便贏得網民的喜愛,上網查閱資料、瀏覽信息、收發文件、網友互動,什么微信、電子政務、網上購物,進入論壇發表自己的看法,寫寫微博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等等。每天,我們都要打開網絡,瀏覽天下之大事,真可謂是一網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但也是個真實的世界,人的思想在這個空間里得到充分的展現,各色人等盡顯本色。在這個空間里,人人都享有平等、自由,但它不是一個無序的世界,作為一個事物出現,應該有它的秩序和規律。也就是說,真實世界中的各種制度對此仍然具有約束作用。而作為一個有素養的網民,也應自覺地遵守相關的制度。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規章制度,在網絡上都有表現,也是每一個網民應遵守的底線。
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離開了道德不行,離開了法律更不行,法離不開道德,道德也離不開法。法律的制定本身就包含了法的因素,因為法律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其中就有道德因素加入。制度的設立是在法律的范圍內,不管是什么制度都是要符合法律規定的,只有這樣才符合法治的要求,底線是人們必須遵守的最低要求。
制度是法律的底線,為了維護公共秩序的需要,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而訂立的規章制度。雖然我們不能把制度等同于法律條文,但對人們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和約束作用,大凡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加強對部門工作的管理和嚴格組織紀律,都制定出相應的制度,它具有一定的規范性。一經頒布,有關人員必須遵守,若有違反,則要受到相應的處罰,包括行政處罰以至刑事處罰。制度具有很強的強制性和約束力。
8月16日23:30許,一名網友在微博上直播自己所乘坐的從蘇州發往西安、載有近百人的大巴車被人劫持,并稱“劫匪”有五六人且持刀。該微博隨即引來廣泛關注,很多網友對他和其他乘客的安全表示擔憂,該情況也引起了安徽警方的注意,經過警方追查,大巴車被找到,并被警方控制。從調查取證情況看,微博上反映“大巴遭劫持事實”不存在。這就是典型的報假案,不但讓網民反感,還浪費了公共資源,對造成的后果當負全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0沒有底線,互聯網就沒有未來
- 2013-08-13涵養我們的公共意識:守住“規則”這根文明底線
- 2013-08-12“七個底線”是網絡名人應有的擔當
- 2013-08-12七條底線 全體網民應該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