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李亞威:用文字鏡頭"搶救"瀕臨消失的彝族文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3-08-20 15:21?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李亞威扎根云南楚雄,用文字和鏡頭參與“搶救、挖掘、保護、弘揚”瀕臨消失的彝族文化,以13年的堅守來履行弘揚民族文化的承諾,履行為當地群眾做好事獻愛心的諾言。
2000年5月,李亞威前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創作以已故扶貧干部臧金貴為題材的劇本。當時,彝族口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處于瀕臨消失的境地。她立下了用文字和鏡頭留存民族文化的諾言。為此,她堅持了13年,走遍楚雄的山山水水,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創作了《火之舞》《中國有個暑立里》等20多部反映云南少數民族歷史風情、人文風貌和時代風尚的影視文學作品。為了讓民族文化后繼有人,她資助培養傈僳族女孩瑪嘉加朵從事民族演唱事業,為彝州培養出一批年輕有為的影視編導、演員和活動策劃人。
拍攝《火之舞》期間,她帶領團隊走遍了包括彝、苗、傣、白、哈尼、傈僳等25個少數民族的50個鄉鎮、140多個村寨,行程兩萬多公里,兩年下來體重掉了十多斤。她花了整整十年心血跟蹤拍攝、剪片制作等,拍攝《中國有個暑立里》這部折射中國農村大變革的紀錄片。因拍片而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甚至貼進去自己8萬元的她,留下“遺言”:“如果我不行了,就把我深圳的房子賣了,也要將片子做完。”
李亞威把楚雄當做“第二故鄉”,為當地群眾做好事獻愛心。在大姚縣暑立里村拍片期間,她積極為村里爭取經費,解決了吃水、修路等難題。2007年5月,李亞威在拍攝現場突然昏倒,確診為宮頸癌,本可以任選一家大醫院,但她卻選擇在州民族醫院,“楚雄人民熱愛我,即便術中出現不測,我也愿將生命歸屬在這片土地上。”李亞威以她的愛心行動和無悔選擇,踐履了她把彝鄉當故鄉、視彝家群眾如親人的心中諾言。
(據新華社昆明8月19日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8-13總有一種力量讓感動常在
- 2013-08-12向道德模范學習 感動之余要行動 做個網絡文明人
- 2013-08-12向道德模范學習:感動之余更要行動
- 2013-08-05陳毅斌:忙碌并感動快樂著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