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寬容理解中,讓微信微博暢行無阻
http://www.caoliu14.com?2013-08-26 11:02?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在年輕人中,新朋友見面“互粉”、“加微信”已經成了規定動作。不過除了年輕人,最近一些“50后”、“60后”也開始玩起了微信、微博,這卻讓一些年輕人頗為不爽,這是怎么回事呢?(東南網8月23日)
年輕人把發生在微博和微信上的不愉快都往老爸老媽身上推明顯有失偏頗。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長輩們之所以“有的看”,源于年輕人在微信、微博上“有的寫”。
網絡是開放的,發到網上的文字年輕人首先自己要“把關”,不能把個人隱私毫無保留的發在微信、微博上,年輕人既然發得,長輩們自然就看得,要想長輩們不知道自己的“小秘密”,年輕人就要時刻懂得網絡有邊界,發言需謹慎。不能像福州這位小王大學生一樣,自己在微博上“童言無忌”,還怨老爸老媽搞“棱鏡計劃”。
微博、微信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玩得,長輩們也玩得。也因此,諸如《遇到這樣的男孩你就嫁了吧》、《成功人士必備十大條件》等,在年輕人看來長輩們這些“非常非常老土的心靈雞湯”為什么就不能登上微博、微信這個“大雅之堂”?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由于社會閱歷的不同,在文化認同上自然有偏差,這就需要年輕人對長輩們的愛好要有一種寬容心理,如果動不動就喊“受不了了”,是不是顯得過于矯情。
總之,微博、微信不是年輕人的“自留地”,應給“50后”、“60后”的長輩們留些自由活動的空間,對他們的愛好多些寬容和理解,少些指責和埋怨,只有如此,各自才能在微博、微信這塊天地里自由翱翔,找到快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8-23長輩駕到微博微信“不堪入目” “心靈雞湯”刷屏
- 2013-08-22微信昵稱用真名 泉州女網友被“朋友”騙了2700元
- 2013-08-20廈門:輕微交通事故可微信處理
- 2013-08-20廈門:小事故發條微信 就能快速定損理賠
- 2013-08-20女子玩微信相中“情哥” 賠了感情又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