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一些地方,可見死豬被扔路邊(資料圖)
東南網8月30日訊(海都報閩南版記者 朱加良 白志強 戴江海 實習生 黃澤寧 文/圖)上海黃浦江流域打撈起上萬頭死豬,曾引起舉國關注。在漳州,病死豬亂丟現象也屢次見諸報端。目前,薌城區75口化尸池中,已滿20口,部分死豬只能挖坑填埋,也出現一些亂扔現象。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薌城區政府正在石亭天寶山上,建設一個新型病死豬無害化集中處理廠,以集中解決石亭、天寶、浦南三鎮的病死豬處理問題,預計年底可投入運營。
不過,周邊養豬戶擔心,處理廠太靠近養殖點,可能有病菌影響。對此,薌城區農業局局長嚴英俊表示,處理廠有嚴格流程,如果發生疫情,他們要負責。
據了解,目前薌城區生豬年存欄量約30萬頭左右,按正常死亡率5%~10%左右算,每年病死豬數量約有5萬頭。2008年8月,薌城區制定方案,采取包括建化尸池等解決措施。
不過,從2008年到現在,化尸池的使用也暴露出問題。
薌城區政協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薌城目前擁有的75口化尸池中,已滿的有20口,占28%。這些村的病死豬無處可去,只能由鎮、村不定期挖坑填埋。
在石亭鎮香坂村,生豬存欄量在3000頭左右,村里2008年挖的一口化尸池還能用。而有著2萬頭生豬養殖規模的楊美村,不但2口化尸池飽和,今年5月新挖的一口生化池也已趨飽和。按照化尸池的消化速度,楊美村起碼要挖五到六口化尸池才能做到循環利用。
石亭鎮沈副鎮長介紹,因為涉及征地,且化尸池周邊臭味太重,重新開挖難度很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薌城區選址石亭鎮天寶山建設病死豬無害化集中處理廠。薌城的生豬養殖絕大部分來自石亭、天寶、浦南三鎮,這里正好位于三鎮交界處,為的就是就近收集。不過,這也引起一些養豬戶的擔憂,萬一死豬處理過程中,病菌對生豬造成影響怎么辦?
對此,薌城區農業局局長嚴英俊表示,處理廠從選址、規劃到設計,都請福建省農業廳和漳州市農業局相關專家實地考察,建設上也都經過周全考慮?!叭绻耩B殖戶說的,病死豬處理中因為病菌傳染到了生豬,發生疫情,這本身就是我們職能部門的事,我們是要負責的?!?/p>
另外,他表示,由于運行成本很高,“處理廠只是作為化尸池的補充,嚴格上說只是處理點,不會取代原有的化尸池,更不會像化尸池一樣在全市大規模推廣”?;仉m然比較分散,但離各養殖點近,就近處理比較實用,處理成本也相對要低很多。有條件新挖化尸池的地方,建議再挖。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