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世家祖孫三代16人從教 以教育為榮薪火相傳
http://www.caoliu14.com?2013-09-11 09:03?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全家人中有16人從教
教育世家:祖孫三代16人從教
核心提示
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們家先后有16人從教,總教齡408年,有幼兒園、小學老師,也有中學、大學老師,還有幼兒園園長、中小學校長、進修學校教研員和教育局局長。常有人感慨:“洪家不用請一個人就可以辦所標準的學校了!”因為從教的人數多、時間長、科目多,1992年,永春五里街鎮洪景潤一家被評為“省優秀教育世家”。教師節來臨之際,記者來到永春縣,探訪洪氏一家與教育的不解之緣。
□本報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梁白瑜
50年前嘗試啟發式教學
“從新中國成立前當窮教員到新中國成立后積極投身教育事業,我父親為我們家族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采訪中,洪景潤的二兒子、今年66歲的洪一彬介紹道,新中國成立前,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很多小孩念不起書,“我父親經常為這些小孩代交學費。不過那時,他自己的薪水也是很微薄的。”
1940年,在壺西中心小學(現蓬壺中心小學)任教的洪景潤收獲了愛情,與同校老師陳金汝共結連理,從此一路相濡以沫。洪一彬說:“我父母原本在縣城工作,后因工作需要,他們一起到呈祥小學去教書,一教就是十幾年。”
洪一彬說,母親陳金汝出身教育名門,她的祖父就是創辦永春縣西安小學(現永春縣實驗小學)的首任校長陳旭銘,該小學的建立開創了五里街新式教育之先河。而陳金汝也因此從小立志從教。
50年前,陳金汝就開始嘗試啟發式教學。“有一次,在永春縣呈祥小學舉行全學區語文公開教學,課后當場考試檢查學生聽課效果,結果表明山區兒童的成績一點也沒有比平原校孩子差。在洪家,這件事后來屢次被提起,因為這是一件讓家人引以為豪的教研大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9-06廈門開展教育實踐注重實效 43個實事項目年內辦好
- 2013-09-06福建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座談會召開
- 2013-09-05省委常委會研究部署下一步福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2013-09-04省委老干部局開展六大主題教育活動 老少共筑中國夢
- 2013-09-04省教育考試院:成人高考開始辦理現場確認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