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我們學習雷鋒的螺絲釘精神更應該注重五個“不生銹”
一是甘于平凡---螺絲釘的愛崗敬業精神“不生銹”。
螺絲釘很平凡,但無論是在航天飛機上,還是在普通機器上,愛崗敬業的螺絲釘都是機器正常運轉的重中之重。有人曾經說過,平凡的沙子中蘊含著寶貴的黃金,平凡的泥土能培養出鮮活的生命。許許多多的平凡人物,才能成就絢爛的世界,眾多平凡中的瑣事,方能造就壯麗的人生。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帶給我們太多的誘惑,人們都希望出類拔萃,但急于求成的心情常常會帶來內心的浮躁。工作中,急功近利、不夠踏實;生活中,攀比享樂、不夠平和。我們學習雷鋒精神,就應該像雷鋒一樣,用心堅守,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忠誠奉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淡然的人生。不管安放在哪里,都要堅守崗位,執著奉獻;不管境遇如何,都要正視生活、樂觀向上。在基層崗位上,愛崗敬業,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二是勤于學習--螺絲釘的刻苦鉆研精神“不生銹”。
美國當代管理學家彼得·圣吉曾提出警告: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如果每年不能更新7%的話,就無法適應社會的變化。的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尤其在這個信息急劇爆炸、知識飛速更新的時代,如果不學習,思想就不可能解放,本領就不可能提高,工作就不可能進步。然而,每個人都知道,學習并不能像紙上談兵一樣容易。有的時候學習確實是苦差事,尤其是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僅學習的時間少了,而且少量空余時間也被各樣瑣事分割得零零散散。這就要求我們像螺絲釘一樣一樣善于在困境中鉆研、擠時間學習。勤于學習,堅持博求新知。并堅持學以立德、探索學以增智、踐行學以致用,不斷在求深、求新、求實上下功夫,通過踏實學習、刻苦的鉆研,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從而適應國稅工作不斷更新的迫切需要。在求索路上,刻苦鉆研,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三是勇于創新--螺絲釘的開拓進取精神“不生銹”。
創新,是人類才能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一個國家興旺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車輪。縱觀歷史,每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無不是敢于創新的。雷鋒曾經這樣說過:“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強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所以我們在學習雷鋒精神的時候應該學的就是那一股擠勁和鉆勁,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要勇做一顆尖頭的螺絲釘,勇于開拓創新,排除困難,找出路,埋頭骨干,找方法。用心去發現、研究、思考,做到廣見、博識、多思,從而實現思想和行動上的前瞻和先進。在生活中發現,在理論中探索,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路上,開拓進取,做永“不生銹”的尖頭螺絲釘。
四是敢于擔當--螺絲釘的勇于獻身精神“不生銹”。
擔當精神是一種敢于負責、勇于承擔的態度。古人說過:“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說的就是責任二字重于泰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人本著“事關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來參加工作,遇到責任和風險,避之不及。害怕承擔責任,不認真履行義務。我們在學習雷鋒精神時,就應該擯棄這樣的態度,去除骨子里的“路人”心態,認真幫助身邊每個需要幫助的人,熱忱擔當工作中每項需要承擔的責任。面對責任,要挺起胸膛,敢于擔當,牢記“接受工作不走樣,執行任務不打折”,講實話、辦實事、求實績,做到底、做到位、做到家;面對工作,要前進一步,勇于奉獻,不坐廟子、混日子、守攤子,不盯著干、等著干、比著干。無論是要承擔千鈞重負,還是要堅守三寸熱土,都要以一顆熱忱的心,承擔責任,隨時為事業奉獻自己。在責任面前,勇于獻身,做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五是嚴于律己--螺絲釘的廉潔自律精神“不生銹”。
嚴于律己,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嚴格地約束自己。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是極難的,就像裸露在空氣中的螺絲釘一樣,浸泡的濕潤的空氣中,要保持風雨不沾身是很不容易的。人們常說,最難戰勝的敵人是自己,而嚴于律己,就是要求我們戰勝自己。戰勝內心的貪婪、欲望、浮躁、懶惰——它強調了自覺規范意識的樹立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思想,品德,行為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古往今來人們經常把能否嚴于律己當作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高下的標準,因此,我們應該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警鐘長鳴,誠于中,形于外,慎其獨。時刻用優秀黨員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牢記黨關于作風建設的各項要求,防微杜漸,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在誘惑面前,讓螺絲釘的廉潔自律精神“不生銹”。(曾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