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時,就準備著讓人家拍磚,但我也沒什么顧及的,畢竟農村教師占教師總數大半以上,人多勢眾呀。但考慮到城市教師的心情,將題目中的“最”字省略。我想,就是將標題寫成《鄉村教師,最美教師》,大家也能理解。今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真正讓鄉村教師露了下臉,默默無聞的農村教師也被人知。
安徽省肥東縣陳集鄉陽光小學“最美校長”陳萬霞,獲首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教師”榮譽,“入圍的30位鄉村教師,每位都有足以感動中國的事跡,而他們又只是這個群體的代表。”陳萬霞說,在北京她結識了更多的鄉村教師,“都是在默默堅持著,奉獻不是刻意做出來的?!?/p>
要說尋找,我以為大可不必,我們身邊就有千千萬萬個像陳萬霞一樣,默默奉獻的鄉村教師,他們在條件差、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堅守著崗位,一站就是幾十年,把一生都交給了鄉村教育。
不論是環境,勇氣和面對生活的意志,農村教師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交通不便,工資低下,信息封閉,環境惡劣,資源缺乏等等。但他們為了窮山村里的那些求學若渴的孩子,他們在三尺講臺,一站就是幾十年,不為人知,只管奉獻,是最偉大最值得尊重的群體。
鄉村教師更注重的是個人修養的提高,為此,除了愛崗敬業、認真鉆研,還不斷地提高思想品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修煉師德,增強社會責任感,是條有效的途徑。一個不熱愛生活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不可能教好學生。
就是從教育方法,教學質量來看,他們也不比城市老師的貢獻小,他們沒有很多優越條件,生源遠比城里差,因此他們為此投入更多精力以及一生的心血,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才,他們默默付出,得到的卻比城市教師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教師都不指望有什么回報。
至于人們所關注的教育、教學成果,可能你也不會反對的,城市不少優秀教師都來源于農村,當他們在農村取得一些成績時,城里的學校就會想方設法將其“挖”走,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培養出來一批又被“挖”走一批,農村始終處于這種循環之中。實際上,他們不但在教育學生,同時還擔負著培養優秀老師的責任。是的,優秀教師走了,進了城,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但他們仍然默默地為農村教育作著貢獻,難道他們不優秀嗎。再說了,進城的也不全是優秀老師,也有不少是“裙帶關系”,留下的也不全是沒用的教師,有的地區,農村取得的教育成果并不比城市差。但人們眼里只看到城市,多關心一點農村教師吧。
守著清貧,耐得住寂寞,是鄉村教師最大的特點,我們沒有過多的業余生活,業余時間只有筆耕、鉆研,教師這個職業還是寂寞的,你要能守得住寂寞,方有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教師要能靜的住心,能夠沉下來靜靜地思考,最忌浮燥。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到,因為我們生產的產品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的思想、境界、閱歷、生活環境等都不相同,所以要區別對待方可見效?!耙蛉耸┙?、因材施教”,其原因就在于些。
教師這個職業從古至今,都是比較清貧的,沒有哪個是因為做教師而發財的。教師這一行,是值得人們尊敬的職業,你受到的尊敬,是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是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這就是我們教師的精神支柱。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無數教師扎根鄉村,為農村的發展奉獻著畢生的精力。
我們在評價老師的價值時,不論是頭上有光環的城里教師,還是不被人注意的農村教師,有一點是永遠不變的,他們永遠都是人類靈魂的引路者,文明的傳播者。(兩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