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藏泉涌水 滋養生命禁區 西藏阿里愛心井“藏泉”
昨日通水;500藏胞從此喝上深井水
當地的藏民前來打水
核心提示:“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漢譯:吉祥如意)……是你們將吉祥的水送到青藏高原阿里,幫助我們解決生活用水難題,水是多么清澈甘甜,我感謝你們遠方來客。”70歲的女藏胞羅珍一邊這樣說道,一邊獻上了潔白的哈達。昨日上午10時30分,在西藏阿里地區巴嘎邊境檢查站附近,由泉州邊防支隊、本報和市民們捐建的第一口“愛心井”——藏泉命名揭牌儀式舉行。
東南網9月2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華健 本報記者 張凱航 林莉莉 通訊員 傅漢陽 陳一波文/圖)“為了喝一口水,藏胞們要跋涉幾公里,取那滿是垃圾的地表水……我們能不能為他們打口井?”去年年底,這樣一封來自西藏阿里的信,牽動了泉州市民們的心。緊接著,泉州邊防支隊及本報共同開展為西藏阿里捐建“愛心井”,捐款達到50萬元。
如今,泉州支援阿里巴嘎鄉崗薩村的第一口井“藏泉”已經通水,附近的500名藏胞,從此喝上了深井水。
回顧:藏胞吃水難 千里家書求援建
2012年12月20日,一封來自西藏阿里的“家書”寄到泉州。寫信的是泉州援藏干部劉彩洪。信中,劉彩洪講述了駐地的藏族村民,日常生活嚴重缺水,盼望能有一口深井,解難濟困。
隨后本報聯合泉州邊防支隊、閩南文化習俗交流協會、蚶江鎮政府等單位發起“石獅有愛·情系阿里”募捐活動,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共為阿里藏胞籌集了50.45萬元的打井資金。
今年7月22日,水井正式施工。工程隊計劃打兩口井,其中一口井將打在巴嘎鄉崗薩村四組的村民家旁邊,井深70米,出水量可達30立方米/每小時,目前已經建成;另一口普通井將打在巴嘎鄉崗薩村四組明瑪牧業點,井深約10米,預計一個月后通水。
同時,兩口水井還將配備水井房、蓄水池、洗衣臺等設備,以便當地村民直接取水使用。
如今,井深70米的深井已經打好,被命名為“藏泉”。
現場:阿里的同胞 終于喝上深井水
在“藏泉”的啟動通水儀式現場,記者嘗了一口井水,井水味道純正,略帶甘甜;附近的藏民也贊不絕口,都說井水味道很好。
一位滿臉皺紋的70歲女藏胞羅珍,一個人,一手拎著水桶,一手拄著拐杖,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到了水井邊。
只見她慢慢放下水桶,看著邊上的邊防官兵在她的桶里注上水,她激動得雙手合揖,嘴里面不斷默念著“扎西德勒……”并向邊上的泉州邊防支隊石啟桓支隊長,送上了潔白的哈達。
當地的村干部翻譯羅珍的話稱,她在這里生活一輩子,是個孤寡老人,原來吃水都是從附近地表水上去裝,上面不時漂有垃圾和死老鼠,但沒有干凈水源,只能喝這些水。記者也看到,所謂的地表水,就是一個一個的小水洼,水質非常惡劣。
“現在這里打了一口‘藏泉’井,只要將桶放到這里,就可以喝到甘甜的深井水,真是吉祥如意水啊!”羅珍這樣說道。
邊上的45歲女村民措珠也說,原來夏天吃水,基本上靠自己到周邊去背;但到了冬天,地表水全部結冰,村民們為能吃上水,只能將冰決鑿開,放到桶里面背回家,然后就吃冰決化下的水,非常不方便,也不干凈。
在通水儀式現場,30多名藏民同胞,從不同方向趕來,帶著取水桶,將50多桶水陸續背回了家。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