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臺風“菲特”重創浙江后,余姚市70%以上城區被淹。據當地政府通報,全市83萬人受災,市民只能靠各種水上工具進出。 本報記者梁臻 胡元勇 攝
記者跟隨軍車進入余姚重災區
風雨同舟 守望相助
已經是第3天了,受臺風“菲特”影響的重災區余姚,依然洪水圍城,大部分地區停水停電。城區和鄉村災情究竟怎樣?鄉親們如何守望相助過難關?干部群眾和人民子弟兵怎么馳援相助?今天,記者終于找到機會跟隨部隊救災車輛,深入余姚城鄉洪水重災區。
眼下的余姚,中心城區一半以上仍浸泡在洪水中,各鄉鎮街道與外界交通路線因洪水阻隔,被分割成一個個“孤島”,一般車輛難以進出。要深入災區,我們必須尋找噸位大、過水性好的軍用大卡車。
設在余姚巿成人教育中心的部隊搶險指揮部,軍車來往,軍人集結,志愿者來回穿梭。在這里,礦泉水、餅干等災區急需的物資從四面八方集結于此,又從這里由各種車輛分發到水淹區的群眾手中。
“嘀嘀……”三輛沾滿泥水的軍車剛剛駛回,風塵仆仆的解放軍駐杭某師連長張飛鏑告訴我們:昨夜12時裝完救災物資,清晨出發至早上9時,他們終于第一批進入外界關注已久的陸埠鎮災區,將滿滿三車干糧與水送到了翹首以待的災區群眾手中。看著戰士們疲憊的神情,我們不忍心打擾,只能另謀他途。
兩名年輕士兵忙碌的身影吸引了我們。他們是來自舟山警備區炮兵團的劉清清與李陽陽,均是90后。聽說他們要第一批深入被洪水圍困的馬渚鎮,我們便纏上了他們。但隨車帶路的余姚團巿委書記嚴文淵馬上給我們澆了“冷水”:“去馬渚,要穿越積水嚴重的中心城區,能否成功,只能碰運氣!”
果然不出所料。中午12時出發至13時,我們4次突入前往馬渚鎮的城區道路,均被一個個深不見底的鐵路涵洞擋回。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取道城區積水最深的汽車西站、玉立路、余馬路,試試運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