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千年工藝如何傳承? 探訪雕藝之鄉張坂木雕產業
http://www.caoliu14.com?2013-10-16 08:18? 謝玉妹 王鴻彬?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雕藝協會會長陳陽秋向記者介紹張坂木雕
如何傳承 令人擔憂
如此精美的傳統技藝該如何發展壯大,如何傳承呢?對此,兩位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大師不約而同的向記者道出了擔憂張坂雕藝“后繼無人”的顧慮。
“整個張坂來說,我的學徒應該算是最多了,現在很多大企業家和藝術大師都是我的學徒,但總體來說,傳承還是比較難的。”倪世杰表示,現在獨生子女多,雕藝需要有耐心。“海內外的年輕人都不感興趣,大陸的年輕人相對來說要好點,會自己到處走,借鑒別人的長處,敢于拼技術,比臺灣傳承得好些。”張坂保存完好的傳統精湛雕藝讓不少臺灣人紛紛動了送孩子來學藝的念頭,但年輕人卻不敢興趣。
“兩個星期前,一個朋友帶日本客人來,對漆線雕蠻有興趣的,這在日本是沒有的。”黃勝陽做了25年的漆線雕了,他發現,比做漆線雕更重要的事便是讓漆線雕完整的傳下去。帶過不少徒弟的黃勝陽對于部分徒弟的半途而廢感到惋惜。
走進校園 培訓學徒
身為泉州漆線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黃勝陽目前正在致力于如何更好的培訓學徒,將這門優秀的技藝傳承下去。“現在張坂從事漆線雕的藝人約200個左右,漆線雕主要靠政府和民間藝人來推廣,但是我們這代也都40幾歲了,慢慢的,眼力和手力就不行了,多招學徒,傳承這門技藝是擺在眼前的事,一定要解決的。”泉州的漆線雕是純手工的工藝,需要十幾道程序,沒辦法用機械代替,甚至連半機械化也難以做到,因此,制作者需要有十足的耐心。
究竟如何讓年輕人來學習,如何更好的傳承張坂的雕藝呢?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坂雕藝協會已與張坂中學達成初步協議,希望能在中學開設雕藝培訓班,讓年輕人了解張坂雕藝,培養他們的興趣。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