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弱勢者奔走 讓貪腐者低頭
晉江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吳雅芳,獲全國“最美檢察官”提名,今起投票
小胡的爺爺給吳雅芳(右一)送來錦旗
東南網10月18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天真 通訊員 呂麗娜 文/圖)上小學時,看到法官父親懲戒罪犯,法律的神圣刻在她幼小的心靈里。
工作后,非法律科班出身的她,廢寢忘食,終于通過了司法考試。
2008年,開始帶組辦案,考取了育嬰師的她,照顧兒子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在檢察院工作的13年里,加班成了她的家常便飯。為幫助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找證據,她到處奔走;為了將受賄分子定罪,她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年9月份以來,檢察日報社在全國開展“尋找最美檢察官”活動,她是全國96名提名候選人之一,也是泉州地區唯一入選的。
她就是晉江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主訴檢察官吳雅芳。
今天開始,“尋找最美檢察官”網上投票將在“正義網”(www.jcrb.com)開展,喜歡她的市民,不妨去投她一票。
勤奮工作之美
受法官父親影響深 忙到沒空照顧兒子
走上法律這條路,吳雅芳受父親的影響最深。讀小學時,父親是刑事法官,經常要加班到半夜兩三點。有一次,一起強奸案件在父親介入調查后,最終找到真兇。“在真兇得到審判后,我看到受害者母親來感謝我父親,都快給他跪下了,當時我就感覺,法官真是很神圣的職業。”
雖然從小耳濡目染,但吳雅芳并非法律科班出身。1997年農校中專畢業后,她通過自考,有了大專文憑。因為對法律道路的向往,一開始在農業局工作的她,在2000年考到晉江市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從收發案件、統計數字、整理文件的內勤干起,一干就是3年多。在此期間,她還考了兩個法學的本科文憑。
終于,在2004年,她通過了司法考試,成了一名可以協助辦案的書記員。“司考的實務跟理論都要從頭學起,每天除了上班外,就是看書,靠的是心里對法律的一腔熱情。”
兒子出生后,她利用周末時間考了育嬰師。但是,2008年開始帶組辦案后,工作越來越忙,照顧兒子的時間就越來越少。后來,吳雅芳不得不將兒子送到廈門讀幼兒園,老公在廈門工作常要出差,只好動員年邁的父親到廈門照顧兒子,而她自己每周擠一點時間,不定時往返于廈門、晉江,看望兒子。
2011年和2012年,她分別加班600多個小時和800多個小時,“五加二”、“白加黑”成了她的工作常態。
關注弱勢之美
未成年嫌犯年齡有誤 她東奔西走幫找證據
2008年,吳雅芳當上助理檢察官,開始獨立辦案,非常注重辦案嚴謹,為弱勢群體爭取利益。她一直牢記前輩告訴她的,“每一個刑事案件背后,是兩個不幸的家庭。”
那一年,她經辦一起安徽籍嫌犯搶劫的案件。嫌犯小胡只有17歲,但是因為上戶口時弄錯了,戶口本上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了7歲。“同樣的案件,嫌犯是成年人,量刑3年以上。而如果是未成年人,有法定從輕、減輕情節,量刑可以爭取到3年以下。”吳雅芳還了解到,小胡是因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但是,對小胡不利的消息接踵而至:骨齡鑒定結果無法證明小胡是未成年人;小胡是在家出生,也沒有出生醫學證明。如此一來,如何找到推翻戶籍證明的有力證據呢?
幾經周折,吳雅芳與安徽當地的學校和派出所民警取得聯系,終于找到了小胡的接生婆、鄰居、學籍檔案等證據,證明了小胡確是未成年人。最后,小胡被判1年半,他的爺爺得知后,特地從老家趕來,給吳雅芳送來錦旗。
后來,小胡出獄了,回老家找了份工作,開始了新生活。
嚴謹辦案之美
庭前做大量工作 讓受賄者無可辯解
去年年初,晉江市行政執法局青陽中隊隊員田某涉嫌受賄1.7萬元。晉江市檢察院從晉江市公安局移送的線索入手,一舉查獲了晉江市行政執法領域賄賂系列窩串案18件20人,涉及行政執法工作人員13人,鄉鎮干部1人,違建包工頭5人,村黨支部書記1人,科級干部3人。
吳雅芳負責審查起訴此案。在1個多月的補充偵查中,針對證據上的薄弱環節,她與晉江市檢察院反貪局的同事們一起到現場,調查取證、走訪當事人,一一核實比對,鞏固了案件證據。在庭前,針對每個嫌犯的不同,她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開庭時,嫌犯當庭辯解時,她用扎實的法律功底和有理有據地反駁,使得所有的犯罪事實被法院認定,所有的被告全被有罪判決。
由于該系列案件全部是大案,總涉案金額達369.3萬元,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60萬余元。該系列案件的查處,社會反響強烈,肅清了涉農領域多個行業、部門的不正之風,維護了市場秩序和凈化了社會環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21全國最美檢察官評選 廈門只有戴靜入圍候選人
- 2013-10-18晉江女檢察官入圍全國“尋找最美檢察官”評比
- 2013-10-12黎大女孩背著癱瘓爸爸上學 女孩獲贊最美大學生
- 2013-10-08最美基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