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沈雅玲得知了城市義工協會征集志愿者的消息,馬上就帶著女兒體驗了一把義工活動。那一次的養老院的活動給她和女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加部分)
【采訪:采訪沈雅雯054300:那些爺爺奶奶都是閩南這一帶的,跟我講得是閩南話 哦 你們是哪里來的 我們說我們是思明這邊 眼眶他也紅紅的 我也紅紅的 他說太好了 能見到你們太少 然后就拉這他們的手 就這樣一期期下來 每期我都覺得我要為社會做點什么把,每期我都會帶女兒去】
【字幕:廈門市中山路步行街義工服務點】
【同期:這兩本給你,好,對 每次來帶上這個,恩 好 謝謝 。】
【同期:寫上你的學校,然后聯系電話,通信地址,因為我們要錄入電腦,資料要齊全,如果是你第一次參加,你每次都要帶上這本】
這里是沈雅玲周六做義工固定的服務點。和她一樣,也有許多家庭是帶著孩子來參加義工活動的。
【同期:主要是文明宣傳,對游客宣傳一下說不要亂扔垃圾,有的人會問廈門哪個地方比較好 小吃在哪里 我們都會告訴他 他們需要我們幫助 比如說 水 藥 急救一些方面的 我們都會提供 】
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女兒歐雅雯卻像媽媽一樣,經驗十足,在街頭巷尾為每一位過往的游客提供幫助。
【同期:你們那邊怎么樣了,人很多 然后很多人在問路,然后不文明行為呢 有一兩個,但是他們都改正了】
看到女兒的辛苦,沈雅玲有些心疼。但她知道,這種經歷,會讓女兒收獲不可多得的人生感悟。
【054844 女兒她很愛買書 一本書三四十塊她都很愛買自從上次去了科研研究中心 她沒什么吵你 她會那邊看 看了不會買? 你知道為什么嗎 她在那邊呆了一個早上,做了一塊多錢 一個才四分錢的梳子 ,跟那些奶奶做的 然后回來就這樣子賺錢太難了 我以后不再亂花錢了】
感受到女兒的細微變化,沈雅玲很欣慰。她覺得帶著女兒一起做義工不僅有自己的感動,更多的是家庭的收獲。讓下一代得到歷練,也是義工家庭堅持付出的最大動力。
(【064035 我們城市義工做到現在,在模式上已經有了一個突破,在于形成家庭參與為主的模式 我們也在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模式 一個是家庭里面最重要的成員 孩子 在 實踐中得到收獲 得到對社會 對身邊人 身邊事的感悟 這個是孩子的收獲】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