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晉江大橋首次“體檢”
須經受18輛30噸重檢測車“考驗”
30噸檢測車進行荷載試驗
早報訊(早報記者 陳小芬 王盼琛 文/圖)昨天下午2點至今天早上6點,泉州晉江大橋進入交通全封閉狀態,以便進行橋梁外觀、橋梁荷載情況等“體檢”。
據悉,這是晉江大橋2008年通車5年來的首次“體檢”。“體檢”報告將會明確告知大橋實際荷載的受力情況,也為今后大橋的養護、維修等提供依據。
檢測項目共分四類 動靜結合測承載力
昨日下午3點,在晉江大橋橋面上,二三十個技術工人忙著給大橋檢查“身體”。此次大橋“體檢”項目共有四大塊,即橋墩、塔、梁等外觀檢測,主橋靜載檢測,主橋動載檢測,斜拉索的索力檢測。
大橋的“體檢”環境是有要求的:橋面上禁止通行車輛及行人。昨日下午2點起,除了檢測車外,大橋進入交通管制狀態。
“我們已在箱梁中安裝應變片和傳感器等設備,通過線路連接,檢測的數據直接傳到電腦。”檢測人員黃工介紹,大橋的荷載試驗是為了檢查橋梁的承載能力和工作狀況能否滿足使用要求。而承載力則是本次檢測的重點,將通過靜載和動載兩種方式來進行荷載試驗。
靜載試驗是通過測試控制截面測點的應變,進而評估大橋的承載能力,分三次檢測,第一次測試面上加載6輛車,第二次12輛,第三次18輛。據悉,一輛檢測車重量為30噸。
動載試驗步驟分為無障礙行車、有障礙行車及剎車試驗。每次讓一輛重量為30噸的檢測車,以10公里/小時、30公里/小時等不同速度從橋面通過,檢測橋梁的沖擊系數和行車舒適性。
橋頂護欄生銹,工作人員將其拆除更換。
“體檢”有三原因 四到六年查一次
“按規定,橋梁使用4—6年就要檢測一次。”泉州市公路局總工程師林發金表示,對大橋進行“體檢”主要原因有:
大跨度橋梁的建設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其間要經過多次結構體系的轉換,且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若在建設過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或工藝不當,會導致成橋時主梁的線形和內力分布不合理,進而加快橋梁的老化速度,縮短橋梁使用壽命;
晉江大橋地處濱海環境,橋梁的砼、拉索容易受環境侵蝕;
晉江大橋車流量大且車型復雜,超載、超重的大型車輛多,目前日均車流量超6萬輛次,在這種情況下,橋梁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病態損傷。
因此,除日常養護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對大橋進行一次全面檢測。
晉江大橋是省道201線泉州段暨泉州沿海大通道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承擔晉江兩岸繁重的交通任務,自2008年12月30日通車以來,還沒有對大橋進行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檢”。通過此次檢測,可以了解橋梁結構在試驗荷載作用下的實際工作狀態,評定大橋技術狀況和承載能力,也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對大橋進行養護、維修。“現場采集數據后,我們還要對數據進行分析,然后形成報告,作為大橋養護、維修依據。”
記者在現場看到,“開”字形主塔頂部有多名工人在拆卸欄桿。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欄桿有的已生銹,因存在安全隱患,借此次荷載試驗,將生銹的欄桿卸下,及時更換。
相關報道>>>
晉江大橋接受“體檢”
技術人員在泉州晉江大橋上進行主橋的動載試驗 (陳起拓 攝)
本報訊(記者陳淑華 通訊員林著笙)昨日晉江大橋開始接受首次全面“體檢”。本次體檢內容含外觀檢查與評估、成橋參數測定、靜動載試驗等。通過昨日14時至今日6時的16個小時靜動載試驗,技術人員將“出爐”一份精確的橋梁運行狀況報告,作為市公路局日后有效、科學養護的依據。
據了解,晉江大橋2008年年底建成通車,是國道228線(之前為省道201線)泉州段暨泉州沿海大通道的關鍵性控制工程,承擔著晉江兩岸繁重的交通任務,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市公路局林總工程師介紹,因該橋地處出海口,其斜拉橋主橋、門式混凝土主塔、斜拉索等關鍵構件易受海風的侵蝕影響,加上目前每晝夜約6萬輛的車流,十分有必要每隔4至6年對該橋進行一次全面體檢。
來源:泉州晚報
相關報道>>>
晉江大橋通車5年首次體檢 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
大橋檢測從昨日下午一直持續到今日凌晨
東南網10月27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尤燕姿 陳邵珣 呂波 文/圖)昨日下午2時至今日上午6時,泉州晉江大橋進行通車5年來的第一次檢測,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禁止所有車輛和行人上橋通行。
記者從泉州市公路局獲悉,晉江大橋目前已規劃為國道228線(原省道201線泉州段路段改為國道),目前車流量已增至6萬輛/日,加之大橋建在入海口,受臺風天氣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易使大橋產生病態及損傷,所以每隔一段時間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測。
【檢測】
晉江大橋車流量
增至日均6萬輛
昨日下午3時許,大橋檢測工作正式開始,工作人員在橋面上做標記,橋的一側擺放著大量儀器,一部檢測車輛來回在橋面上行駛。
目前,晉江大橋已規劃為國道228線,泉州市公路局總工程師林發金稱,2010年大橋車流量為5.6萬輛/日,如今車流量大增,已達到6萬輛/日。
因晉江大橋地處入海口,橋梁的砼、拉索容易受環境侵蝕,特別是作為斜拉橋生命線的斜拉索,如被雨水中含有的微量硝酸鹽附著在上面,容易發生應力開裂,加上大橋的交通量大,且超載、超重的大型車輛多,橋梁結構在車輛超載、風荷載的長期作用下,斜拉索容易產生振動疲勞,斜拉索與主梁或塔的緊固件也容易松動。
四項體檢項目
檢測橋梁安全
為保證橋梁結構在運營過程中的安全,除日常的養護外,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大橋進行一次全面檢測,以盡早發現橋梁結構的損傷或病害。
此次檢測主要分為四部分,一是主橋含墩、塔、梁、索等外觀檢查;二是主橋靜載試驗;三是主橋動載試驗;四是斜拉索索力檢測。
動載試驗采用一輛30噸重車加載,車輛與橋軸線同向行駛,分別以10km/h、20km/h、30km/h、40km/h的車速過橋,測試主梁控制截面的測點動應變和加速度,評價橋梁的沖擊系數和行車舒適性。靜載試驗采用18輛30噸重車加載,分三次加載,第一次6輛,第二次12輛,第三次18輛,分別測試控制截面測點的應變,進而評估大橋的承載能力。斜拉索索力的檢測,是在斜拉索上安裝索力傳感器,檢測斜拉索的內力,晉江大橋有52對104條斜拉索,有一條發生松動,都會影響到橋梁的安全。
為獲得更全面的數據,檢測工作將一直持續到今日凌晨。林發金稱,通過檢測,可以了解橋梁結構在試驗荷載作用下實際工作狀態,評定大橋技術狀況和承載能力,為橋梁養護、維修、制定加固決策等提供依據。
【路況】
大橋封閉車繞行
周邊道路受影響
因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大橋周邊道路受到影響。
從昨日下午2時許,泉州東海片區往晉江方向的車輛,只能繞行刺桐大橋、田安大橋等就近的橋梁;晉江、石獅方向往泉州市區東海片區的車輛,從江濱南路往刺桐大橋、田安大橋通行;惠安、后渚方向往晉江方向的車輛,必須繞行沿海大通道,走江濱北路;東海大街往晉江方向的車輛,也要走江濱北路。當天下午3時起,江濱北路、江濱南路及沿海大通道的車流量明顯增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