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問
修繕是否影響琴島古韻
大量的風貌建筑修繕工程會不會涉及產權問題?修繕會不會讓古建筑面目全非,失去原有韻味?
針對這一問題,鼓浪嶼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00年以來,鼓浪嶼制定了專門的《風貌建筑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成熟、完整的專項制度和法規,保證了在修繕過程中對設計、整修、維護、使用都有成熟的把關,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絕不會變成翻新工程。
“至于風貌建筑產權復雜的問題,我們也有相應的制度解決,如果業主不修繕,那么政府也有可行性的方式介入。”這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鼓浪嶼管委會目前的辦公地點設在原英國領事館,明年元旦前將搬離。
三問
能否緩解島上游客壓力
海上游、深度游等旅游項目的發展是否能夠有效緩解島上游客壓力?
鼓浪嶼管委會表示,今后將設計出不同的旅游線路,來提升游客的舒適性,降低景區局部擁擠度。此外,海上交通將逐步向海上旅游轉換。
鼓浪嶼將借鑒香港港澳碼頭的先進經營理念,改造輪渡碼頭,建設綜合交通樞紐,解決交通集散問題,為居民提供海上公交服務;通過海上資源的利用,加快推進海灘休閑、海面娛樂產業的培育和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新增豪華客船也是一個趨勢,讓游客乘坐渡輪的過程從大批量交通運輸向小批量旅游觀光轉變,通過發展海上旅游,增加游客在海上的時間和娛樂性,以吸引內陸游客。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旅游豐富性,還能有效緩解客流壓力,起到疏導作用。
相關鏈接
專家建言
昨日,針對“美麗廈門鼓浪嶼提升行動計劃”,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們紛紛建言獻策。
把游客帶到海上去
有專家指出,鼓浪嶼旅游業可以從海上旅游著力,將海上的幾個景點串聯起來,讓陸地上的游客到海上去,能夠緩解節假日島上的壓力。
部分路段要人車分流
現在鼓浪嶼的電瓶車和人流混雜在一起往往造成諸多不便。對此,有專家提出,能否為電瓶車設計特定的路線,一些小路和擁擠的路段就不要讓電瓶車進入,有條件的路段要實現人車分流。
為古樹古建筑做好標示
廈門百分之七十的古樹都在鼓浪嶼,古樹名木也是鼓浪嶼的一大亮點,但游客們并沒有合適的了解渠道,專家指出,通過簡單的標示或者二維碼很容易解決這一問題。此外,風貌建筑的文字簡介也應該適當增加,以滿足自助游者的需求。同時,這也可以擠壓無證導游的空間。
(記者 李凌)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