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范就是一座豐碑。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部署啟動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特別是見諸于媒體報道的一連串凡人善舉,感動著、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八旬慈母、愛國擁軍模范羅長姐,三十載義務守護青山的“大山衛士”劉真茂,13年傾力弘揚民族文化的好導演李亞威,還有見義勇為勇救落水女孩的杭州“最美爸爸”黃小榮……。這些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集中體現了中華兒女的優秀品質,充分反映了社會進步的時代精神,讓我們發現了凡人善舉,傳遞正能量,領悟道德的風向,感知當代社會美德的高度。因此,我們要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讓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在中華大地蔚然成風。
全國道德模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者,是引領時代新風正氣的示范者,是我們身邊最生動、最直接的學習榜樣,是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最有說服力、最有影響力的鮮活教材。我們要學習他們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把工作當事業,以盡責為天職,用辛勤和付出努力創造實績;學習他們見義勇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弘揚人間正氣,捍衛社會正義,敢于同一切不良現象作斗爭;學習他們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大愛情懷,播灑陽光,奉獻愛心,用真情照亮社會每個角落;學習他們重情重義、孝老愛親的優秀品格,孝敬老人,關愛兒童,善待親人和朋友,始終踐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他們誠實守信、勇于擔當的高尚境界,堅持誠信為本,恪守做人準則,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努力為我市道德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有一段時間,社會上很多人在感慨,說好人少了、身邊沒有好人,卻不去想如何做好人。總覺得好人標準高,好人難當。但這一群群有血有肉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卻演繹著一個個可信可學的“雷鋒”故事,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大愛,正引領著社會新風正氣,召喚著人們敬善從善、見賢思齊。他們的善行壯舉彰顯了雷鋒式的道德追求,傳遞著社會正能量,昭示著道德的主流風向標。
“雷鋒”就在我們身邊,存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這些走上道德高地的人,在成為“典型”、升華成“榜樣”之前,與普通人相比并無別樣。正因為他們默默生活中對善愛的堅守,危難之時舍生取義的壯舉,最終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和道德的光芒。他們用實際行動讓從善成為了道德的風向標,激起人們心中對道德的追求和向往。
雷鋒精神無需仰止,人人都可以成為“雷鋒”。只要心存大愛,守住善念,任何細微的善行義舉都能刷新社會文明的高度。無論大事小事,無論重要與否,只要我們永遠傾向于真善美,社會就會離文明更近,就會離道德更近。就如同我們身邊這些好人,在他們的背后,總有其一以貫之的道德基礎和行為導向:他們心靈向善,做事先講良心,融道德追求于血液,把從善當成一種生活態度。如果社會多一些雷鋒,在平凡的大千世界將會有不平凡的故事發生。我們的社會將不會再有“小悅悅”事件的發生,面對摔倒的路人,將不會再有麻木冷漠的旁觀者,面對高處墜落的生命,我們都會鼓足勇氣伸出雙臂,成為最美“媽媽”、最美“爸爸”
這些身邊的“雷鋒”,讓我們對“先進”、“模范”、“英雄”、“典型”有更新更深理解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認識到:從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對道德問題有正確認知、真正的堅持與堅守。唯有不斷傳遞和弘揚道德的力量,才會形成社會向善的不竭動力,才會讓從善的道德高地始終高尚而孕育于平凡。(特約評論員:高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讓道德模范的光輝照亮心靈
- 2013-10-31道德講堂 引領公民道德建設的時代航向
- 2013-10-31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0-31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0-31讓“道德福利”成為社會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