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杜宇、陳煒偉、高敬)中央政治局29日下午就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講話。
這次集體學習釋放哪些住房政策新信息?帶著這個問題,新華社記者30日連線部分專家和政府官員,對此進行解讀。
處理好住房問題中的“四個關系”
住房問題,牽扯面廣,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如何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如何看待住房在經濟社會中的作用等都是需要破解的方向性問題。
習近平指出,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要處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關系、住房發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的關系、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系。
作為此次集體學習的講課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劉洪玉說:“總書記提出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就意味著我們目前還沒有很好地處理好這幾個重要關系,或者說在處理上述關系時有進一步探索、完善的空間。”
劉洪玉進一步解釋說,比如過去我們在推進住房市場化、社會化發展的過程中,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比較重視住房的經濟功能,崇尚市場力量的作用,不太重視住房的社會功能,忽視政府保障的作用,使住房問題越來越受社會各界關注。當然,如果反過來政府大包大攬,忽視市場的作用,也是不可持續的,就會遇到后面的兩個關系即需要與可能的關系與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關系。
劉洪玉說,政府的財力畢竟有限,市場能做好的,就應該交給市場去做,都留給政府或大部分留給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保障范圍太大,不僅大大降低了可能性,而且還會由于政策的反向刺激,導致住房保障陷入福利陷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政府的住房保障,也是以居民家庭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前提。
住房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馮俊表示,住房問題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的一個側影。建設和完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均衡發展的客觀要求。這四個關系的提出,對于解決住房問題具有指導意義。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