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民國?;浙^沉廈門變遷 一枚只值數百元
樂趣:從中發現不少奧妙
據了解,隨著市民懷舊情結的興起,小小的校徽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一枚的市場價在數百元。不過,在蔣先生眼中,收集?;盏淖畲髽啡ぃ€在于從?;罩懈Q探學校的歷史變遷、背后的城市故事、人文情懷……
比如,蔣先生手中收集了六枚有“英華”字樣的徽章。他查看資料得知,除了廈門外,不僅福州、北京、浙江,甚至香港、菲律賓等地都有名叫“英華”的學校。蔣先生犯了難:手中的徽章跟廈門有關嗎?
正在蔣先生疑慮的時候,他無意中淘到一本舊書《廈門鼓浪嶼英華書院章程》,其中所錄的?;照c他手中其中3枚一樣;隨后,他又在某舊書網上淘到《福州鶴齡英華中學校史》,發現其他三枚屬于福州英華。
一枚只有“民”字的校徽,不少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就屬于廈門老牌“民立小學”。不過,蔣先生卻保持著自己的不同看法,因為,當時廈門有好幾所帶有“民”字的學校。
經過對徽章的細致觀察,他終于發現了其中的奧妙,原來這是一枚成立于1909年位于鼓浪嶼的“福民小學”的校徽,其中的“福”字藝術化處理成了圍繞在“民”字周圍的花紋。他進而發現,這種隱藏式的設計在民國時期還相當流行。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