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9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 林世雄 林澤貴 陳韻 通訊員 楊志藝)
“既然是村民選出來的,我們沒話說!”談到今年自家沒能再領低保,丁容先表示心服口服。
丁容先一家原先是廈門市海滄區東孚鎮山邊村的低保戶。10月9日,她家的“低保戶”帽子被摘掉了,今年不再領取低保金。摘“低保戶”帽子,此前在村里幾乎沒有發生過,而這次,包括自動放棄申請的在內,村里一下子就摘去16“頂”。
誰是低保戶,往年都是村干部說了算。但這一次山邊村在確定低保對象時,首次實行民主評議票決制——由干部代表和村民代表等28人共同組成評議小組,通過現場評議和民主投票票決出低保戶。作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唯一市級試點村,東孚鎮山邊村率先全市開展低保申請工作民主評議票決制試點工作,提高了村民對低保政策的認識,也實現了低保全民共管的新局面。這是海滄區正在摸索打造“陽光低保”的一個縮影。
根據海滄區委區政府“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工作方案,打造“陽光低保,共同評議”品牌,海滄區低保民主評議票決第一批試點工作已在海虹社區、興旺社區、山邊村完成,第二批試點將于今年年底在鐘山社區、祥露社區、蓮花村等3個村(居)開展,2014年計劃在全區所有村(居)全面推廣。
“總不能開車來領取低保吧?”
本報記者 林世雄 林澤貴 陳韻 通訊員 楊志藝
10月9日,山邊村村委會議室里,一場特殊的會議正在舉行,由干部代表和村民代表等28人共同組成的評議小組成員都格外認真地看著手上的表格。他們手中的票,將決定眼前的21戶低保申請對象在接受現場評議、民主票決后,能否獲得“低保戶”的入場券。
試點工作開展之初,山邊村共有28戶提出低保戶申請。東孚鎮、村民政干部積極走訪入戶,深入調查摸底,并為低保申請家庭講解了低保資格條件、分類施保、動態管理等有關政策,其中7戶在了解情況后,主動提出放棄申請。
山邊村村主任李明說,這7戶主動放棄的原先都是低保戶,之所以放棄低保申請,有的是子女讀書畢業,家庭情況好轉,負擔減輕了;有的則是因為被拆遷獲得安置補償,收入增加了,生活條件改善了,“知道自己超過低保條件,也不好意思再申請了,你總不能開著小車來領取低保吧?”
53歲的周德山就是自動放棄的其中一戶。他說,女兒今年7月份畢業了,區組織部幫著介紹工作,家庭收入便多了來源,“還是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吧。”
在當天的低保民主評議票決大會上,通過宣講政策、介紹情況、現場評議、宣布結果、簽字確認五個環節,最后,李玉端、李榮祺等12戶低保申請對象獲得三分之二參會評議人員通過,其余9戶被否決。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