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首“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廣為傳唱,雷鋒同志的事跡也被廣為傳播,雷鋒一生所表現(xiàn)出了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成為了我們中華兒女學習的榜樣。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的父母就會給我們講雷鋒的故事,培養(yǎng)我們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zhì);在上學的時候,學校更是非常注重我們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把學習“雷鋒精神”學習作為一項長期的學習工作來抓,努力培養(yǎng)新一代的“小雷鋒”。久而久之我們普遍都有一種爭當“活雷鋒”的樸素情懷,這種情懷也無形中指導我們的行為,使得我們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會本能的去幫助別人。“幫助他人,快樂自己”也是當前志愿者開展學雷鋒志愿活動的一個主題,同時幫助他人,也是體現(xiàn)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更是弘揚和踐行新時代“雷鋒精神”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最近出現(xiàn)的一則“小孩扶老人反被賴撞人”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明明是老人自己摔倒的,叫三個小孩子過來幫忙扶起來,三個小孩子本著學雷鋒做好事的想法,義無反顧的過去幫忙,反而被老人賴成是他們把她撞倒的,要求賠償。這件事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小孩爭當“小雷鋒”,而卻遭遇“坑雷鋒”之流的誣陷,這將會給社會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
在平日里,像扶摔倒的老人起來,這樣的事情應(yīng)該是很常見的,就像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一樣平常,為什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有些人好心好意去幫助別人,最終卻惹上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遭受經(jīng)濟損失的報道,在這樣的輿論背景下,很多人在遇到諸如老人摔倒、當街暈倒等等情況時,心里很想去幫忙,去扶起老人或者送老人去醫(yī)院,但在實際行動中,人們往往就退縮了,因為害怕也遇到那些“坑雷鋒”之類的人,出于保護自己的角度來說,這些“路人”的想法本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大家都這樣的想法,等我們老了,摔倒了,又會有誰來幫助我們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6龍卷風致家園變廢墟 主人尋回愛犬感人重逢(圖)
- 2013-11-26女子患絕癥或?qū)㈦x世 男友為其舉辦感人婚禮(圖)
- 2013-10-22身邊好人:蘇烈清的百善孝為先的感人故事
- 2013-09-1641歲鄉(xiāng)村老師事跡感人 “燃燒了自己點亮了別人”
- 2013-08-12永春:寒門學子孝心感人寺廟籌款圓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