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大小事,事事為群眾
隨機采訪的人,幾乎都能講出與陳其偉的故事,大到村里發展,小到村民家里的瑣事,村民們都愿意和這位老支書掏心窩子,而每一次做群眾工作,陳其偉也總是得到村民們最大限度的支持。
陳其偉出殯的那一天,一位姓林的老人特地從莆田仙游縣東平村趕來,盡管身體不好,但他硬是堅持送完全程。原來,老林的女婿小賴是黃田村人,過去,小賴沒有工作,與老丈人不和,有時還會打老婆。老林向陳其偉求助,陳其偉或搭上摩托或步行近10公里山路,幾次前去扮演“調解員”角色,勸解小賴說:“一個大男人,應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出門打拼,贏得尊嚴。”并給他指點謀生的出路。如今,老林一家和睦,女婿有了工作,還蓋上新房,老林說,多虧了陳其偉這位“恩人”!
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幫村民辦低保,上級困難補助金不夠發,他就自己掏腰包把錢墊上;為了給村里修建公路,他毅然賣掉了他心愛的大型拖拉機,帶頭捐資投勞;有一回,雷擊導致養殖戶曾松貴的黑山羊基地停電,他接到電話,當晚就帶著電工冒雨上山,維修電路。在陳其偉的遺物中,一大摞黃田村貧困戶的資料尤其醒目,他用鋼筆細細標注著每戶村民的年收入、致貧原因,并逐一寫上“脫貧措施”:引導中草藥加工、補助資金購買羊苗、補助擴大養蜂500箱,等等。
無怪乎村民們會說:“其偉雖只是一個村支部書記,但在我們心中,他是真正的男子漢,只要是他認準的事,我們都跟著干!”無怪乎村委會主任陳偉聰,26歲時出于對老書記的仰慕,報名參加村里選舉,跟著老書記一干就是13年。
“這個村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把他當家長了。”也正是出于對老書記的信賴,但凡村里建設需要征遷用地,村民們總是給予最大的配合與支持。2009年,黃田村決定修通仙游、洛江的山路,總投資1500多萬元,然而,資金缺口多達1100萬元,且還有6萬多平方米的征地征樹任務。這項很多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陳其偉沒有放棄,白天,他帶領村民義務投工投勞修路,晚上入戶做群眾工作,3個月時間里,政府沒有花一分錢,無償完成6萬多平方米征遷和征樹工作,長5.6公里寬6米的路基工程也如期完工。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