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多遺憾,硬漢吐心聲
“真正沉下去,不走過場,才能聽到群眾的心聲。”陳其偉常這樣說,然而,他牽掛著村莊的發展、村民的生活,卻鮮有將精力傾注給自己的家庭。
女兒陳小敏至今遺憾,去年與父親的一次出游,她終究沒有勇氣向這位平日寡言的父親提議,拍一張合影;大女兒陳小紅偶然聽到同學提起,父親其實很操心她的婚事,當即淚崩。26年,陳其偉為村里爭取到了各級資金支持3700多萬元,可人們在清理遺物時卻發現,他的存折里只有400元。
2002年6月,因忙于朝陽公路的修建,陳其偉沒能陪伴第一次出遠門的第一任妻子去廈門,沒有好好照料她,而就在這一次,妻子遭遇不幸。這讓陳其偉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年7月,在接受泉港區委報道組記者陳金來和鄭偉偉的采訪中,這位張口只聊工作的硬漢第一次向外人吐露心聲:“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丈夫和父親!”在痛苦中他甚至一度疑惑:“我所做的一切值不值得,群眾到底理解不理解?”
可正當身邊的人擔心陳其偉會消沉頹廢時,他卻再度以驚人的毅力,將傷痛深埋心底,繼續進工地、跑項目。在他《為了老區人民的歡笑》的演講稿中是這樣描述當時的心路歷程的:“當我猶豫不決時,想到群眾企盼的目光,我更想到我是一名黨員,我不能繼續消沉,我的背后還有2000多黃田人民的支持,我還要帶著他們繼續前行,他們都在看著我?!?/p>
毋庸置疑,陳其偉當年的那一句疑問,在往后十多年來,早已通過村莊的巨變、村民的褒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而這位令人慨嘆其不幸遭遇與無私奉獻的老支書,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在一尺書桌前,勾勒著黃田村美麗鄉村的未來。
“我是大山的兒子,我愛沉重的大山,更愛至誠至純的老區人民?!边@位來自最基層的村支書,用質樸的語言道出了自己大山的執著與忠誠。而這樣深沉的愛,也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里。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