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莆田12月6日訊(本網記者陳淑霞 通訊員吳一陽 唐群英)2013年12月3日上午10:16分,正在秀嶼區實驗小學多媒體教室為全區260多位數學教師作2013-2014學年上學期小學數學期中質量分析講座的鄭開華老師,突然,暈倒在講臺上,經搶救無效,于12月4日凌晨離開我們,離開他一生鐘愛的崗位。他就是秀嶼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數學教研員、小中高教師、省級骨干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鄭開華老師。
精益求精創佳績 扎根基層展風采
鄭開華老師1963年3月出生于靈川鎮青山村,1982年7月仙游師范普師專業畢業,8月分配靈川學區桂山小學執教,199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桂山小學總輔導員、青山小學副校長、太湖小學校長、靈川學區小學數學教研員;2000年8月29日,借調北岸教師進修學校,任小學數學教研員,是秀嶼區教師進修學校開校功臣之一;2005年11月8日,正式調入秀嶼區教師進修學校,2007年1月起,任總務處主任。
鄭開華老師作為省級學科帶頭人,他平時非常注重提高自己的修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立身,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嚴于律己,愛崗敬業,在小學數學教研工作上精益求精,不斷進取。他精專業務,摘抄了大量卡片,儲備了理論素養,務求教研活動切實高效;他反復推敲,反復修正,務求命題工作有效指引;他搭建平臺,精心指導,圓滿履行專業引領職責;他不斷總結,積極推廣,不斷譜寫課題研究篇章。鄭開華老師在秀嶼區教育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先后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研員”、“福建省小學數學骨干教師”、“秀嶼區優秀教師”、“秀嶼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10年6月,評審通過小學中學高級教師資格,深受基層小學校長和老師們的信任和喜愛。
厚德博學播火種 甘為人梯溢芳華
在那一方黑板前,鄭開華老師用全部的深情和愛心澆灌著稚嫩的幼苗,用滿腔的熱血譜寫著自己的人生樂章。在走上教研員的工作崗位上,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征程,迎接新的挑戰。這其中灑落的汗水和淚水,品嘗的酸甜和苦辣,體驗到幸福和快樂都是當初所不能想象的到的。洗盡鉛華呈素姿,煥發了別樣的活力,十多年的基層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淀使他能游刃有余地馳騁在秀嶼區小學數學教研教改的陣地上。憑借著事業的執著與追求,來自于對事業的熱愛與眷戀,鄭開華老師成為了一名業務專、品行正,在莆田市、秀嶼區教育界優秀的專業型人才。多年來,鄭老師對工作總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開拓進取。在全區小學教學研究工作中積極倡導:“用研究的態度對待工作,用研究的方式開展工作,科學規劃研究內容,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的理念,引領小學學科教學逐步走向科學、嚴謹、高效的運行模式,為秀嶼區小學教學質量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直以來,鄭開華老師認為要做好工作,就要對工作無比熱忱,就離不開苦苦的思索和耐心的實踐。他把這一理念貫穿于工作的始終,無論是在基層學校還是在教研室。自從當了教研員之后,他更加忙碌了。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他的足跡遍布偏僻的農村和沿海孤島的小學校。對新任教師、年輕教師跟蹤聽課,骨干教師調研聽課,還有隨堂聽課、推門聽課和評優課等,每一節課都認真聆聽,仔細記錄,課后肯定優點,幫助授課教師找出教學時的不足,提出參考的意見,共同切磋,始終保持真誠、親切的態度,并由點及面,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現場鄭老師與老師們舉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對老師們提出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總能妙語連珠般地予以回答,使老師們豁然開朗。氣氛熱烈的現場中思想的火花在互相碰撞,不同的意見在交織,智慧的聲音在交融,為基層一線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好機會。
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鄭老師在全區開展了區域聯動教研活動,為教師搭設了相互交流、借鑒、學習的平臺。鄭老師經常帶領各級骨干教師“送教下鄉”,為基層老師展示出創新的教學理念、靈活生動的教法,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鄭老師把新理念帶到農村基層學校,中肯客觀地分析當前的農村基層小學教學現狀,與老師們交談研討,努力幫助農村小學老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作為省級骨干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鄭老師組織并擔任多個省級課題研究工作,將自己置身于“實踐者”和“研究者”角色之中。為了充分發揮課題組實驗教師的 教研 積極性,提高教研 活動的實效性,鄭老師開展了構建 教研 共同體,給實驗教師更大的研究自主權,實施開放式的教學研究,激活了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他鼓勵平海中心小學申報省級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研究課題,親自當課題負責人,手把手教教師怎樣立足課堂進行課題研究。在他的細心指導下,課題研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并于今年12月正式結題。而這其中教師收獲的不僅僅是課題研究成果,還有鄭老師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和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課題組成員梁碧凡說,她本來對課題研究存有抵觸心理,做些表面化的文章以應付了事。但這一切逃不過鄭老師的火眼金睛,他有的放矢指出問題所在,要求她做到心中時時有課題,要把課題研究思想體現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體現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研究過程性材料的積累與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題研究實效。就這樣,鄭老師把她引上了課題研究之路,嘗到課題研究的甜頭。梁老師因此撰寫的課題研究論文,還在全市舉行的年度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獎。
鄭老師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積極撰寫教育論文,經常在各級教育期刊發表。他多次受邀為各級骨干教師作教師專業 成長 、課程標準解讀等方面的專題講座。在別人的印象中,他口含靈珠,縱橫捭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他信手拾來,旁征博引,妙趣橫生,見地別具,神采飛揚,給人一種如坐春風,流連忘返之感,有著“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的奇效。因此,凡聽過鄭老師的講座的人無不為他的廣博的學識贊嘆不已。
愛崗敬業受尊敬 一身正氣留芳名
鄭開華老師是師德的楷模,他熱愛教育事業,對教育教學有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有著“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壯志。
鄭老師為人謙遜,平和待人,不管是基層小學是校長還是普通老師遇到業務上的問題時,總打電話咨詢,不管是上班忙碌時間還是下班休息時間,他總是耐心地進行解答,不厭其煩,直到他們滿意為止。在工作單位,鄭老師和同事們友好相處,以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每年都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鄭老師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潑汗水,灑熱血。在下鄉調研中,他經常忙得顧不上喝一杯水。他常說教師忙于教育教學,時間很寶貴,他盡量不浪費教師的時間,他要把時間精力花在刀刃上,盡量做到講話言簡意賅,有的放矢,讓教師聽得進去,聽得明白,還能用的上。所有聽過他講座或評課的老師總會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啊!
盡管工作繁忙,但鄭老師都不忘經常隨身攜帶書籍抽空翻閱,白天工作總是忙著講課,晚上都是用于研究學習。對此,平海中心小學的數學教研員林德成老師深有感慨地說,看到他這么勞心勞累地工作,經常勸他多休息休息,但他總是淡淡一笑,“沒事的!”、“還行!”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更讓林德成感動的是,他總是以工作為重,不計個人得失。有時候要留他吃頓便飯,他總推辭不讓。即使工作上的需要,無法推辭要吃飯時,他也總說一碗湯面夠矣,有時候還爭著要付錢。東莊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康少明說:“鄭老師既是我們秀嶼區小學數學界的專家,又是位和藹可親的大哥,無論自己遇到什么問題,無論白天或三更半夜,他總是有求必應,并且總會耐心地解釋。”他為失去這樣的一位好同事、好大哥感到無比痛心。
這,就是一個對教育事業無限熱愛并執著追求的教研員的歷程,在這個光榮而神圣的崗位上,是堅定的信念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讓他平凡的人生不斷精彩!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鄭老師過于勞累,英年早逝。
鄭開華老師是秀嶼區教師群體中的佼佼者,更是秀嶼區教師群體中的精英。他躬行實踐,始終活躍在課堂里和實驗田中,他為秀嶼區的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他是秀嶼區乃至全市教育界學習的楷模。
當人們得知鄭老師倒在講臺上時,無不為此唏噓嘆息。如今,我們再也無法聆聽他的話音了,再也無法領略他的風采了。鄭老師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了講臺上!留在了人們的心中!鄭老師,一路走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9血色青春紅心向黨——追記福清青年民警陳光淡
- 2013-09-10青春足跡在草原閃光——追記道孚縣瓦日鄉人民政府原鄉長菊美多吉
- 2013-07-10有一種青春叫偉大:追記舍身救人大學生方盛虎
- 2013-06-30追記吳永恒:30載拉美人生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