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紹仁在福州住院期間,不少鄉(xiāng)親專程從外地趕來看望
東南網(wǎng)12月1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蘇燕梅/文 包華/圖)
關(guān)注理由
近日,福州總院476醫(yī)院的腫瘤病房住進了一名病人,外鄉(xiāng)人,普普通通的,不像干部,也不像富豪??墒牵潭趟奈逄欤粨軗艿娜?,組團似的,來病房看望他。這個奇怪的現(xiàn)象,引起了醫(yī)院醫(yī)生的注意。
記者多方打聽才知道,這位病人名叫許紹仁,今年43歲,是壽寧縣芹洋鄉(xiāng)尤溪村遠近聞名的“好人”。他雖沒有職務(wù),但熱心村里的公益事業(yè),村里許多大事,他都沖在前頭,在村里享有很高的聲望。
一撥撥人來看他集體編著大謊言
聽見有人來了,病床上的許紹仁張開雙眼,勉強地坐起身子。“你這么忙,怎么還跑過來?!痹S紹仁看見同鄉(xiāng)蔡先生,顯得格外親切。蔡先生說,沒什么,就是過來看看你。
“我到底是什么病,如果是那種病,就不要治了,回家了?!痹S紹仁說。
這句話,許紹仁見到誰都會問上一遍,而他得到的答案,卻是一樣的?!皼]什么大事,就是肺里長個腫瘤,化療可以治好,不治,可能會轉(zhuǎn)為癌癥。”蔡先生說,肺部腫瘤是許紹仁知道的病情。
其實,他得的是癌癥。他的病情,在村里已是公開的秘密。而這個答案,卻不能如實告訴許紹仁。于是,大家編織了這個標準答案,而這個答案,在朋友中,一傳十,十傳百,得到了絕對的統(tǒng)一。
許紹仁的病是今年10月發(fā)作的,之前也在壽寧縣醫(yī)院和肺科醫(yī)院住過。許紹仁的妻子擔心他知道病情后會放棄治療,就來到了福州。
“懷疑—證實—難以接受?!痹S紹仁的好友們都覺得老天跟許紹仁開了一個玩笑,這樣的好人,怎么會攤上這樣的事?于是,上海、廣州、壽寧的老鄉(xiāng)都擠出時間,來醫(yī)院看望他。
病床上他還牽掛籌款建村里廊橋
許紹仁在村里并沒有職務(wù),可是在尤溪村,他卻是一個標桿,凡事沖在前頭。
在病房里,許紹仁跟記者提起家鄉(xiāng)的廊橋。在福州住院的四天來,他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這座廊橋,每天都要打電話回去詢問。
許紹仁口中的廊橋,是今年才開始建的,建在壽寧縣芹洋鄉(xiāng)尤溪村的一個自然村。那里原有一座橋,后來被水沖了,村里決定在原址再修一座。
修橋,得籌錢,許紹仁把這事包了。他自己先捐了一萬元錢,還把自己祖上留下來的一片老杉樹林捐了出來。
“他跟工人說,只要是他山頭上的,都可以砍了建橋。”妻子黃女士提起這事,不停抹眼淚,“連一根木頭都沒留下”。
許紹仁說,廊橋的橋身都建得差不多了,就差橋頭了,還差20多萬元。就為了這事,他天天在醫(yī)院打電話,想方設(shè)法籌錢。每次看到許紹仁打電話,黃女士總有些不忍:“自己的身子都成了這個樣子,還想著大家伙的事情。”
鄉(xiāng)親們評價他:慷慨義氣、愛助人
“慷慨,義氣,樂于助人,在村里享有很高的聲望。”這是大家對許紹仁的評價。而許紹仁只讀過幾年小學(xué),家里并沒有錢,他是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肯定。
壽寧縣芹洋鄉(xiāng)尤溪村的村干部吳先生評價許紹仁:很支持公益事業(yè)。吳先生說,許紹仁還是縣人大代表。不僅修廊橋、修路,只要是對村里人好的事,許紹仁都會帶頭捐款,想方設(shè)法籌錢。
比如村里辦廟會,是他牽的頭;村民種茶葉,他和幾個人集資辦了加工廠,給村民提供方便。
“這次修廊橋,如果不是他給我打電話,我可能不一定會捐錢。”在福州工作的蔡先生說,許紹仁平時積累的好人緣,讓他做公益時如魚得水,籌起錢來應(yīng)者云集。
“有時開個證明、辦個證,只要我們打個電話,他就會把一切都辦好,寄過來給我們。”蔡先生說。正是因為他好說話,一傳十,十傳百,大家要開證明,都找許紹仁了。
妻子說他:為做公益沒積蓄
“他有吃虧精神。”妻子黃女士說,村里修廊橋、修路、辦廟會,他捐款都是自己做主,從來都不跟她商量,也不會想給家人留點什么。這些年來,他掙的錢除了日常開銷,都做了公益,家里壓根就沒什么積蓄。
其實,許紹仁家里還有兩個兒子,一位90多歲的老母親,許紹仁都沒有想到給他們留點什么。
來福州之前,黃女士特意找人借了1萬元,準備給他看病用,不小心被他知道了。正好,一位朋友來看望他,他就讓妻子把1萬元欠款先還給朋友。
這幾天的住院費,都是朋友們湊給黃女士的。黃女士也不知道,這些錢花完了,該怎么辦。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