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建立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激發了改善環境的內在動力——
生態保護得好,獎 生態保護得差,罰
東南網12月24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王永珍 通訊員 張德遴)
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廳近日下達2013年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資金7.18億元,補助額比去年增加2.23億元。
為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去年11月,我省決定在已有支持生態保護的各類專項資金存量不變的基礎上,建立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財力支持。這一政策產生的效果如何?近日,記者到閩江上游部分縣市采訪。
錢往山區撥
武夷巖茶近年來價格看漲,農民種茶積極性高漲。但是,在全省率先建立縣級生態公益林的武夷山市,卻千方百計控制茶園面積,為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去年,武夷山市全力制止違規開墾茶山,將整治茶山列入鄉鎮、街道績效考評,共整治茶山1.12萬畝。今年,出臺更嚴厲的新規,要求5年內不許新開茶山。
武夷山市副市長張賢軍說,武夷山市是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茶園面積要控制。目前,整個九曲溪上游林禁伐、山禁開。去年,武夷山市共獲得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補助1254萬元,今年增至2155萬元。
“人往沿海走、錢往山區撥,沿海發展產業、山區保護生態”,是推進我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的重要舉措。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說,我省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的補助范圍為生態環境功能較強且財政較困難的地區,有49個縣(市、區)。今年,三明、南平、龍巖、寧德所轄縣(市、區)補助額達到5.45億元,占全省的76%,發揮了較好的生態引領作用。
尤溪縣鉛鋅礦資源豐富,但今年全縣25家涉鉛規模企業中只有一家國家級綠色礦山企業在生產。“我們正在對礦業實行全行業‘休克治療’,停產整治。”縣長楊永生說。
過去,鉛鋅礦曾為尤溪帶來每年1.75億元的稅收,但由于礦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對生態破壞大。去年以來,尤溪重拳治理礦山企業,今年上半年關閉注銷和停產整治企業85家,一家年產值達10億元的全省最大鉛鋅冶煉企業也被叫停。
吃到罰單后
得知今年可獲得1008萬元獎勵,補助額增至1958萬元,光澤縣財政局局長劉丹松了口氣。
去年11月,《福建省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辦法》出臺,對生態保護好與差的地區進行獎罰。光澤激勵資金部分被扣減90萬元,成為全省唯一被罰的縣。考核的三個指標中,森林覆蓋率獲得獎勵228萬元,但主要污染物SO2和NOX兩項指標未完成減排,交界斷面水環境功能達標率僅83.3%,共被扣318萬元。
吃到罰單后,光澤縣痛下決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關閉納稅大戶滬千人造板公司,采伐量由2010年的22000立方米減為今年的8000立方米,投資8000萬元用于污水垃圾處理……
“去年,交界斷面水環境功能達標率100%,超過目標值5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0.3%,4項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全部完成。今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5%,按標準,明年這一塊就可多拿150萬元獎勵。”劉丹說。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生態保護激勵資金的獎勵標準提高,對縣(市)交界斷面水環境功能達標率不低于上年且到省定考核目標值、森林覆蓋率不低于上年且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全部完成任務的,獎勵標準分別從200萬元提高到230萬元。在此基礎上,對交界斷面水環境功能達標率超過考核目標值、森林覆蓋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部分,每超過1個百分點獎勵標準從20萬元提高到30萬元。
“去年很多縣市不達標,今年絕大多數都達標了,全省無一地被罰。”這位負責人說。
共享綠色福利
“尤溪山清水秀,空氣好,真幸福啊。”在尤溪河沙洲島的紫陽公園,正在散步的陳阿姨開心地說。
今年初以來,尤溪充分發揮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快創建森林縣城、生態縣城、園林縣城,投入2.5億元創建國家公園,打造5A景區。
“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資金改變了以往專項使用的辦法,改由相關地區統籌安排使用,基層很歡迎。”尤溪縣財政局局長胡晨暉說,今年尤溪獲得補助2453萬元,居全省第二,比去年增加878萬元。他希望加大對閩江上游重點縣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更好地提高保護生態的積極性。
“我省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主要在山區,財力薄弱。建立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可平衡地區財力分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說。
“我們嘗到了生態保護的甜頭。”劉丹說,當年肯德基看中光澤,正是因為這里綠色無污染;去年光澤創建國家級森林公園,水環境達標,又引進中石油投資10億元建礦泉水廠。
編后:生態文明建設,政府投入是基礎性要素。近年來,我省持續創新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率先建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生態保護和補償的措施,如設立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安排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資金、造林綠化資金、省級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等,成效彰顯。
作為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生態保護財力轉移支付制度通過加大補助力度,支持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與其他地區基本相當的公共服務能力,激發了改善環境的內在動力,也促進了經濟、社會與生態的良性發展,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這,也是財政制度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9天竺山躋身省生態旅游示范區 景區推生態工程建設
- 2013-12-18讓珍稀樹種為“生態美”加分 探訪全國首個福建柏種質資源庫
- 2013-12-18泉州入選“福建省生態市” 公示時間16日至23日
- 2013-12-16保護生態壞境迫在眉睫
- 2013-12-16生態文明建設要大力挖掘低碳生活的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