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些出行不文明的行為:行人不走斑馬線,隨意在道路上穿行,翻越隔離帶;過十字路口闖紅燈,行人與機動車搶道;自行車、電動車不走非機動車道,而搶行機動車道;機動車隨意停車或隨意調頭、變線行駛、超速穿插等等。這些不良的陋習,往往由于行人或機動車司機的隨意性而釀成悲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人身或財產損失,給文明城市和文明社會帶來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摒棄上述種種不文明的交通陋習,樹立起“三種意識”,做到文明出行、共創和諧。
首先,要樹立交通安全意識。不論是行人或是行車者,都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要時刻想到你的一個隨意穿行或是闖一下紅燈,就會給自身、家庭或社會帶來安全隱患,帶來禍害。因而,在出行時,作為行人不要貪圖方便,為走捷徑而鋌而走險,硬闖紅燈或隨意在道路上穿行或翻越隔離帶。目前,城市中越來越多電動車成了市民便捷出行的交通工具,但由于大部分騎行者未經過交通法規知識培訓,缺乏基本的交通常識,不知道電動車不能行走機動車道,而隨大流地將電動車當作機動車,占據機動車道,并與大車、小車搶道而行,危險頻現,這是新增的“馬路殺手”。作為機動車駕駛者,隨意亂停車或調頭,不僅違反交通法規,而且容易帶來交通堵塞和安全隱患。
其次,要樹立文明禮讓意識。文明禮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不論是行人或是機動車駕駛人,都要以“謙謙君子”之儀態,互相文明禮讓。作為行人,做到不沖紅燈,不亂穿馬路。尤其作為駕駛者,遇到行人在過斑馬線時,要放慢速度或停下來讓行人先過;在學校、市場等人多擁擠路段臨時停車時,機動車駕駛人要提前打轉向燈盡量靠邊停,不要妨礙過往車輛通行。只有大家都養成文明禮讓的良好習慣,才能確保你我他的交通安全。
再次是樹立責任意識。交通安全大于天,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每位市民都要牢固樹立交通安全的風險意識、責任意識。你的一舉一動,不僅關系到你的自身安全,而且關系到成千上萬個幸福家庭。你的一個不慎或魯莽行為,或許給你自己帶來終身遺憾,或許打破了一個家庭的幸福夢,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文明出行,這是每一個作為文明市民的責任和義務。只有大家都攜起手來,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牢固樹立安全意識、禮讓意識、責任意識,做到文明出行,才能構建和諧家庭、和諧交通、和諧社會。 (音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解決讓座問題不能寄望于道德綁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態系統”
- 2013-12-30志愿服務彰顯社會道德力量
- 2013-12-30貼心幫扶道德模范讓好人有好報
- 2013-12-30道德之樹 不應掩蓋事實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