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培養和諧健康節約的殯葬文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3-12-30 16:48? 李正華?來源:臨沂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殯葬文化要節約。“行善和行孝不能等”,因為往往“子欲孝而親不待”,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在老人活著的時候盡孝,反而在老人去世之后再“彌補”,好像花錢越多、墓地越大、浪費多嚴重,對老人越孝順,自己的越心安。其實,這些浪費對自己表達心安、對老人表達孝順沒有什么作用,反而是一種嚴重的浪費。除了這些之外,祭祀也是殯葬文化的組成部分,每逢春節前后、清明節,各地都要下發通知提醒注意火災,而每一次過節都會有火災發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財產乃至人員損失。建設節約的殯葬文化,介于錢物,節約資源和土地,還有就是節約“人身的資源”,有些領導干部捐獻器官,要么用于醫療研究,要么移植給其他需要的人,這些都是節約。
中辦、國辦下發《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頗有深意,既立足于和諧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也著眼于通過殯葬改革推動黨風、民風和社會風氣的轉變。好的制度更需要好的執行,好的制度已經指定,最重要的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自覺與中央保持一致,自覺執行好、落實好這一政策,讓這一政策成為殯葬改革、和諧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特約評論員 李正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2-30解決讓座問題不能寄望于道德綁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態系統”
- 2013-12-30志愿服務彰顯社會道德力量
- 2013-12-30貼心幫扶道德模范讓好人有好報
- 2013-12-30道德之樹 不應掩蓋事實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