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奶奶每天載著孫子上下學,兩人相依為命
小翔的新年愿望
“我要一套電子百拼,還有很多的課外書。”
東南網1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張帆 黃謹 文/圖)“我還有奶奶!”5年前孫子小翔天真的一句話,讓李應英至今想起來仍熱淚盈眶,她說她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幕。
小翔的媽媽在他出生后幾天就過世了,是爸爸和奶奶將他撫養長大。5年前,李應英30多歲的兒子出了意外,彌留之際,她帶著只有5歲的小翔去見爸爸最后一面。當時,李應英忍著喪子的悲痛試探地問小翔,“爸爸媽媽都沒了,你要怎么辦?”結果年幼的小翔回答說,“我還有奶奶”,讓李應英說不出話來。
“我還有奶奶”這句話,也成了這5年來祖孫二人的生活寫照。李阿婆今年已經68歲了,但她仍堅持每天騎著三輪車接送小翔上下學;她鼓起勇氣,去學校參加家長會;她在小翔拿回的考卷上歪歪扭扭地簽上自己的名字……而小翔呢,也成了奶奶的精神支柱,李應英就盼著自己多活幾年,看著小翔健康地長大。
小翔的新年愿望很簡單,愛看課外書的他,希望能擁有更多的書,如《男生熊小雄和女生蒙小萌》、《魔法師的帽子》等。此外,他還希望得到一套電子百拼。
艱難:“撿來”的家 拼湊的生活
李阿婆和小翔現在住的地方,并不是自己的家。為了省錢,李阿婆將位于東淮社區的小套房出租,然后在烏洲村租了個單間,每月能省下300元。加上低保等補助,祖孫倆每月就有1000元左右的生活費了。
祖孫倆的房間格外狹小,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小灶臺,加上凌亂的雜物,拼湊起這個簡陋的家。每晚睡覺,祖孫倆擠在一張床上,被子也是別人送的,縫了又補;書桌是小翔寫作業看書用的;小灶臺的主角是李阿婆撿回來的一個電磁爐,她做不出什么美味佳肴,3餐最常見的是白米粥,再炒個青菜之類的,但小翔挑食的毛病一直讓李阿婆很頭疼。
李阿婆說,家里很多東西都是她撿的或是好心人送的。立式的風扇、椅子、菜刀、晾衣架等,都是她四處撿來的。祖孫二人的衣服則大多是朋友送的。平時,老人還會撿一些廢品去賣,貼補點家用。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