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縣委書記 林斌:
創建文明縣城? 建設幸福明溪
?
建設“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和諧明溪幸福明溪,是縣委、縣政府既定的發展目標。近年來,明溪縣以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載體,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城鄉發展,著力優化環境,營造氛圍,不斷夯實“海西藥都、海西新僑鄉”建設基礎。
一、強化創建領導力
創建要抓好,關鍵在領導。我們深刻認識到,文明是形象、是品牌,文明也是環境、是資源,還是生產力。創建省級文明縣城不單是為了拿牌子,而是要以之為抓手,加快城鄉建設步伐,改善民生民計,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升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軟實力。幾年來,明溪縣始終把創城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及時調整充實文明縣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完善工作格局,實施文明建設“一把手”工程,把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加強機制建設,建立《關于進一步推進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推動督查落實,制定《創建文明縣城責任追究制度》,督促各級各部門對所涉及的每個重點項目,都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責任主體、明確完成時限、明確工作要求、明確督查辦法,確保《福建省文明縣城測評體系》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明溪縣堅持“創城為民,為民創城,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理念,不斷加強宣傳輿論引導,有效激發群眾參與創建的熱情,引導群眾支持和參與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制定《文明單位參與創城工作若干規定》,開展“志愿服務示范一條街”等活動,充分發揮各級文明單位表率作用,形成全縣上下共創共建的生動局面。
二、提升創建推動力
文明創建只有服務和服從發展大局,才有深化推進的不竭動力。明溪縣在創建文明縣城過程中著力建管結合,努力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創建推動力。一是加強城市建設。大力實施“小縣大城關”戰略,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更加注重融入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生態、蘇區、僑鄉、客家等自然和文化元素,持續提升城建品味;重點推進迎賓大道、四元堂城市綜合體、河濱公園提升改造等一批城建項目,加快實施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斷完善縣城配套功能;立足僑鄉特色,推動全省唯一的“對外文化交流基地”——歐僑小鎮規劃建設,著力打造明溪新僑鄉的靚麗名片;全面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年內努力實現國家級生態縣創建目標。二是提升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力度,通過整合公安、城管、工商、衛生等工作力量,重點抓好經營性公共管理衛生、交通秩序整治等城市管理工作;實行社區網格化管理,把工作落實到具體社區,推進文明社區創建,不斷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體系;加大新聞媒體監督力度,選聘一批城市管理督導員,定期曝光不文明行為,使群眾真正成為城市建設管理的參與者、支持者、監督者。三是深化“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主動融入省市“點線面”攻堅計劃,結合實施“三清六改”、“綠色家園”等工程,大力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建筑物立面改造和田園、家園、水源清潔行動,突出抓好文明村鎮、文明戶、農村文化廣場、農村文明墟場等創建;加強移風易俗工作,修訂《村規民約》,深入開展“美德在農家”、“科普惠農興村”、“婚育新風進萬家”、“文明生育、幸福家庭”等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優化農村綜合環境,“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在全省全市推廣。
三、彰顯創建凝聚力
文明創建重在基層基礎,利民惠民。明溪縣積極探索特色文明創建之路,形成多項特色創建品牌。一是打造“好人之城”。以“學習道德典型、爭當明溪好人”為主題,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開展選樹道德建設典型、學習好人事跡、建設好人展示街等九大系列活動。在全省率先開展“三個一”活動,建成“好人展示一條街”,編印《明溪好人》宣傳冊,建設好人主題公園。全縣目前已評選表彰三屆道德模范共28人,有11人入選“中國好人榜”,7人入選“福建好人榜”,好人總數居全市前列。二是實施“二代教育”工程。針對出國人員占全縣人口11.4%、留守兒童占全縣中小學生總數31.1%的縣情實際,大力實施“二代教育”工程,把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納入鄉鎮黨委政府、縣直部門和全縣中小學校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體系,著力構筑黨政、家庭、學校、社會“四位一體”教育工作機制。建立鄉村學校少年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青少年公益網絡平臺等教育基地,成立留守兒童之家、親情網絡室、愛心書屋等。組織有教育、法律等專業特長的人才、專家和社會熱心人士,組建富有特色的留守兒童教育志愿者隊伍。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夏令營、青少年軍事藝術夏令營、留守兒童學法夏令營、“關愛留守兒童心連心手牽手”、“中國尋根之旅”等活動,為留守兒童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二代教育”工程實例入選中央文明辦推出的120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之一。三是強化素質提升。結合弘揚福建精神和新時期老區蘇區精神,深入開展“明惠千家,溪通四海”明溪精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縣市級以上文明單位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用身邊的先進典型引領社會價值導向,切實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形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社會風氣。以爭創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開展新一輪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縣現有省級文明單位12家、文明學校1所、文明鄉鎮1個,市級文明單位38家、文明學校6所、文明鄉鎮6個、文明社區3個,縣級文明單位37家,崇德向善、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不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