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小滄畬族鄉水源保護區,美麗的畬山湖。2013年,福州繼續深化飲用水源保護,完成了3個鄉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
繁忙有序的鰻鱺生產。福州為“中國鰻鱺之都”,鰻鱺養殖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福州新聞網訊 2013年,福州內河整治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面貌發生較大改觀,并榮膺“綠色城市”稱號。同時,福州還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推動公共財政投入向農村傾斜,統籌推進城鄉一體發展。
不斷改善城市面貌。圍繞建設綠城、花城、水城目標,2013年,福州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城市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觀,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榮膺“綠色城市”稱號;閩江經光明港至八一水庫步行道全線貫通,新增城市綠地567萬平方米,建成50.5公里城市綠道與慢行系統,人均公園綠地達12.8平方米;綜合治理光明港、大慶河鼓樓段等23條內河,內河整治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津巴布韋駐華使館的友人興致勃勃采摘茉莉花。2013年,福州茉莉花種植與茶文化系統入選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永泰縣塘前鄉芋坑村景色如畫。福州深入開展新一輪“百村競賽”活動,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全市新創建52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79個市級生態村。
加快“生態市”創建步伐。2013年,福州全市涉農縣(市)區全面開展生態創建工作,馬尾、福清、長樂、永泰等縣(市)區通過國家級生態縣(市)區評估,新創建52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79個市級生態村。同時,福州持續推進縣(市)城關改造提升,扎實推進13個省、市試點小城鎮建設。此外,福州還開展了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氮氧化物減排治理取得較大突破,全市火電機組全面建成脫硫脫硝設施。
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保護。2013年,福州深入開展“百村競賽”和“美麗鄉村”建設,新建空白村衛生所89個,解決84.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這一年,福州市財政撥付0.53億元,開展農村家園清潔、垃圾清運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1000口,新建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3922戶,改善村容村貌和環境質量;撥付2.1億元,繼續推進精品村示范建設,實施農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1750戶。
傳統的農業種養模式實現了無線遠程操控。2013年,福州重點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藥、新肥料、新機具的研發、應用和推廣,全年共有79個項目獲得國家、省、市農業科技立項支持。
連江縣東岱鎮生活汅水處理工程投入使用。福州開展農村家園清潔、垃圾清運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環境質量。
加大建設農村基礎設施。2013年6月,閩清葫蘆門水庫動工,水庫建成后,將與閩清城關片區自來水廠將形成東西對接、南北呼應的水源聯網狀態,以滿足閩清縣城鄉和主要工業園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這一年,福州市財政投入3.6億元,支持重大水利建設、海堤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高防洪減災能力;投入2.4億元,加快完善農村路網,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55公里,支持危橋改造、公路安保養護及國省道建設。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2013年,繼續強化實施“海上福州”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海洋新興產業、現代海洋服務業和現代海洋漁業,“中國金魚之都”“中國鰻鱺之都”稱號等榮譽先后歸屬榕城。這一年,福州市財政撥付1.2億元,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特色產業,支持果蔬、花卉、茶葉和食用菌等生產,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銷售額突破500億元;撥付0.12億元,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支持農業“五新”技術推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90億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中以示范農場等國際合作項目落戶福州,鼓勵參加各類農業展會,促進榕臺農業合作交流。
(福州日報記者 朱毓松)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