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代表發言〕
?
福建師范大學 陳桂蓉:
實施道德引領? 凝聚道德共識
?
道德模范,是我們這個時代理想人格的化身和道德選擇的楷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杰出代表。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道德要求和共產主義道德的發展方向。他們是對全體公民進行道德教育的一面鏡子、一面旗幟。多年來,我省堅守精神文明建設這塊陣地,在道德模范的培養、選樹及宣傳、弘揚等方面不遺余力,卓有成效,走在全國前列。我認為,這項工作的意義十分重大。當前大力學習宣傳和弘揚道德模范精神,至少有兩個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是社會轉型期實施“道德治理”的題中之義
當下,我國社會轉型出現了諸多的道德矛盾,現實的道德問題及復雜性已經超過以往任何時侯。食品安全問題、經濟誠信問題、官員腐敗問題等不斷突破社會道德底線,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深切憂慮。2012年5月,中央文明委專門召開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視訊會議,此后還印發了《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宣講提綱》。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的要求,足見黨中央徹底整治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決心。所謂“道德治理”,是政府、社會組織、公民等社會主體對不良頹廢的現象進行遏制與消除、從而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道德治理的過程是道德承當“揚善”和“抑惡”兩種社會職能的過程,是道德的“破”與“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它并非只是簡單地對社會上的假惡丑形成強大的道德批判力和約束力,而且更要對廣大社會成員的道德選擇與判斷提供明確的規范和準則。而道德模范就是忠實地履行這些規范和準則的光輝樣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些道德模范以他們的行動為人們演繹了人生價值的真諦、引領人們在揚善之路上前行。他們必將代表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贏得廣大公民的愛戴與尊重,他們身上所體現的精神彰顯著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因此,大力學習宣傳道德模范精神,挖掘和弘揚這種社會正能量并使之產生持續的影響和效應,是當前道德治理的題中之義。道德治理的“破”與“立”,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不可或缺。
二、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凝聚國人道德共識的有力抓手
道德是人性的證明,也是社會良性運行的潤滑劑。孫中山先生曾說,有道德始成社會,有道德始成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道德共識”是社會共同體對事關社會秩序穩定的基本道德問題的一致認識。傳統社會結構中強有力的“道德共識”,是該社會共同體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而現代社會結構的異質性和分化性特征,導致了統一性道德的瓦解和道德存在樣式的多樣化。這也必將使得道德模范的示范效應相對弱化。然而,人類社會共生共存的需求又客觀地呼喚和催生“道德共識”。任何個人,無論懷抱什么樣的理想,有著什么樣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有一些基本的行為規范準則是無論如何必須共同遵守的,否則社會就會崩潰。比如市場經濟的運行對其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要求最基本的有兩點:一是公正;二是尊重公共規則。公正,其核心是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義務,對他人懷有友善和寬容之心。尊重公共規則,就是對社會的約束性規范體系必須敬重。這兩點基本要求就是經濟活動主體的道德共識。而一旦這種共識被打破(如欺詐行為),他人的權利得不到尊重,那市場經濟的有序狀態就無法持續。當下我國,人們對弘揚社會正氣、強化道德共識的呼聲日益強烈。如何有效地凝聚國人的道德共識呢?道德模范的精神引領無疑是重要的抓手之一。道德模范是我們身邊的凡人,他們的閃光之處不是因為瞬間的驚天動地,而是在于多年如一日地對社會道德規范和準則的忠實堅守,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親敬老、助人為樂等。即便是見義勇為的英雄壯舉,也是他們平日正義、仗義的集中體現。以我們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凡人物的精神來凝聚國人的道德共識,將會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