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客流量的增加,春運高峰不期而至。昨日,記者來到人頭攢動的福州火車站北站,感受旅客回家前的點滴溫暖。
“叔叔替你們扛編織袋”
21日10時30分,太陽暖暖地照在站前廣場上,出站口處的“新春快樂”四個大字在大紅燈籠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廣場上擠滿了旅客,他們或站或蹲,有的忙著照顧孩子,有的步履匆匆。
在春運大潮中,不乏“小候鳥”們的身影。在廣場西側的臨時集結區內,10歲的邵麗(化名)和弟弟緊緊跟著母親。“三年沒回江西鷹潭老家了,我很想念外公外婆和家鄉的小伙伴。”邵麗說。
邵麗的父親在一次車禍中去世,母親帶著她和弟弟從鷹潭來連江投靠親戚,平時靠做鐘點工補貼家用。一大早,他們從連江出發,來到火車站,等候上車。
進站的時間快到了。兩個編織袋,一個大行李箱,還有一個小包,這些行李可讓邵麗的母親為難了,怎么進站呢?“孩子們,你們在前面走,叔叔替你們扛編織袋。”坐在旁邊的一位中年男子主動站起來,不由分說地拎起一個編織袋,領著他們來到28號驗證口前。邵麗的母親拿出幾個蘆柑準備感謝這位中年男子,卻發現他已叫來紅帽子服務隊,幫忙將行李運上車。當記者追問這位好心人的姓名時,他笑而不語,轉身離開了。
在火車站一樓大廳東側,幾臺自助取票機前排滿了前來取票的旅客。“哎呀,我的票怎么一直出不來?”一位操江西口音的旅客對著自助取票機焦急地嘀咕著。
“你要將身份證放置于感應區,然后等一會兒。”此時,站在他身后的一位戴眼鏡的小伙子說道。江西籍旅客姓李,第一次使用自助取票機取票。在小伙子耐心幫助下,李先生順利地取到了動車票。
“一放寒假就來當志愿者”
活躍在火車站各個角落的“綠馬甲”,成為今年春運的一道風景。這些大學生志愿者有的在進站口,引導旅客有序進站;有的在電梯口,幫助帶孩子的婦女和老人搬運行李……
“不要擠,一個一個地上,要站穩扶好。”在火車站大廳一樓電梯口,志愿者林寒靖正耐心地提醒乘坐電梯的旅客。
“早晨7點多我就過來了,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18歲的林寒靖是福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雖是第一次服務春運,但幾天下來,他干活已十分熟練。
由于行李較多,有的旅客在乘坐電梯時會跌倒。林寒靖時刻提防,遇到情況就第一時間按下電梯停止鍵,保護旅客的安全。接受記者采訪時,林寒靖的視線一直沒離開過電梯。
談起當志愿者的感受,林寒靖說:“收獲最多的是溫暖。前兩天,一位老人帶了一個大行李箱上電梯。行李箱沒立穩,突然從電梯上滾落下來,我連忙按下電梯停止鍵,上前拎起行李箱,幫老人把行李運到火車上。老人一個勁地謝我,還說要給我錢。我說自己是志愿者,是免費服務。臨別時,老人朝我不斷地揮手,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很溫暖。”
同時在電梯口服務的志愿者王茜告訴記者,她是廣西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福州人,一放寒假就來火車站當志愿者。“之前,我在廣西火車站做過志愿者。做志愿者不僅是為別人服務,更是鍛煉自己。”
說到這,王茜有些動容:“我在這里為別人服務,或許在某個車站,別人也在為我的親戚朋友服務。愛心不斷傳遞,相信這會給更多回家的人帶來方便。”
“民警這么快找到包,我真沒想到”
春運期間,火車站客流量大,旅客丟失物品的情況比往常有所增加。火車站一樓大廳,“功模服務站”整修一新,設有“石天清”愛心賬戶、愛心電話,提供失物招領、禁帶生產工具保管等服務。中午時分,記者看到民警正忙碌地為旅客排憂解難。
“我的身份證丟了怎么辦?該怎么上車?”
“別著急,售票廳有一個制證點,您去辦理一個臨時的身份證明,就可以了。”
“我的電腦包找到了,太感謝您了!”“不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
民警鄒冰清不厭其煩地向旅客解疑釋惑。從上午8點忙到現在,她連午飯都沒來得及吃,一撥旅客剛走開,另一撥又開始發問。
來福州打工的莫大姐,懷揣著辛苦了一年積攢下來的四萬塊錢,準備回家過年。沒想到在上車之前,她發現大件行李都在,但放錢的小挎包不見了。急得滿頭大汗的莫大姐找到鄒冰清。
鄒冰清和同事立即調出火車站的監控錄像查看,原來莫大姐在過安檢時,忘記拿自己的小挎包,小挎包被兩名旅客順手牽羊拿走了。車站民警通過排查,分析出那兩名旅客應該是乘坐開往四川達州的L872列車。
民警隨即從監控畫面上拍下那兩名旅客的照片,發給L872列車上的乘警。乘警在列車上找到這兩名旅客,尋回了莫大姐丟失的小挎包。從丟失到找到,前后不到3個小時。莫大姐高興地說:“民警這么快就找到小挎包,我確實沒想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21石獅10天1.4萬個饅頭溫暖外來工回家路
- 2014-01-20泉州泉港:“新春送溫暖 義工在行動”
- 2014-01-20華安縣新春給特困單親母親送溫暖
- 2014-01-20石獅陽光太太走進仁愛學校送溫暖
- 2014-01-20歲寒送溫暖情牽百姓家 鄭新聰看望慰問困難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