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寧德1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謝巧云)“大城市有大型的要案,小鄉村當然沒有,但是同樣身為民警我們也要做出我們的崗位價值。如果說城市警察的重點在控制,那我們的重點就放在基層服務。”陳智輝如是說。1979年出生的他本科畢業后考入壽寧縣公安局,開始了民警生涯。
如果不是對公安事業的滿腔熱愛,在坑底這個距離城區三個多小時車程的閩東邊城,他做為派出所所長,不會開創“背包式移動警務”,由民警化身背包客,背著背包在山間村野往來奔走,下基層接地氣,卸下群眾的迫切需要,裝起群眾的民生民情。
寧德市壽寧縣坑底鄉,一個被記者笑稱若不是因為工作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去的一個閩浙交界地。從壽寧縣出發,在山道上蜿蜒近一個小時,才到這個閩東邊城。雪后初霽,道路兩旁多為留守的老幼閑坐著曬太陽,好奇的探究著外來的車輛,陽光下映著他們臉上因常年處于高山氣候形成的高原紅。瑞雪將化,山上的溫度極低,記者一行輾轉找到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門邊赫然幾個藍色大字:壽寧縣坑底鄉派出所。外墻上幾個工人在忙著安裝一個大屏LED。
由狹窄的樓梯拾階而上,映入眼簾的是公告欄,上面貼著一張“坑底派出所警務安排”表,表上明確的對治安任務、交通任務、戶籍任務、專項行動及其細分模塊的完成情況做了上周總結和本周部署。安排表旁邊是警務預約通訊錄,上面明確標注著所長及各警員的聯系方式。
進入所長辦公室,不大的地方被隔成兩間。外間是一張會議桌,幾個中年男子正襟危坐的看著投影儀放映的交通事故教育片,里間緊湊的放置著一張辦公桌,和一張茶幾。
治安管控 剛柔并濟
“公安工作一個是管控,一個是服務。”陳智輝說。他的辦公室墻面上掛著一幅壽寧縣坑底鄉轄區地圖,地圖上除了對人口、戶數、自然村數做了詳盡的備注外,還有紅色和藍色標塊的欄目。“紅色是越南新娘的人數和分布,藍色是重點人員的人數和分布。”據陳智輝介紹,越南新娘人數較多是坑底鄉的鄉情之一,雖然都是有簽證、結婚證的合法新娘,不少還是會發生家庭糾紛,甚至逃跑,而這些新娘可能是其夫傾其所有取得,因此這也成了民警們的工作內容。
對于在控重點人員,陳智輝重點關注其家屬,尤其是家有老小的。通過對他們生活上的幫扶照顧及言語勸慰,寬其心也讓他們安撫在控人員。“之前有一個人,游手好閑惹是生非,街坊鄰里都很討厭。改造后完全改頭換面,現在是一個連鎖超市的老板,還經常給我打電話”陳智輝笑說。
方式創新 務實服務
對坑底鄉情如數家珍的陳智輝針對轄區分布零散,交通不便的實況,在全省公安機關首創“背包式移動警務”辦公模式,組織民警科學安排時間背警務包,裝著文書和器械,進村入戶為民辦事。為群眾采集二代身份證信息、受理戶籍資料,辦理完成再送交群眾手上便是其中一項內容。“很多人當了一輩子黑戶,不能上學也不能外出務工,最后終于拿到身份證的那種激動連我們看著都覺得很感動”他說。背包里裝著的還有辦理預約、普法手冊、民情民意,甚至慰問老小困難戶的生活日用品。
摩托車駕考下鄉活動,也是陳智輝的“杰作”。交通任務的重點在安全。坑底鄉群眾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車,而摩托車駕考手續復雜。要讓本無交通意識的鄉民自發去考駕照領取證件尤為困難。于是,他聯系了交管大隊、駕校工作人員,把駕考放到群眾家門口,對通過考試的學員按程序上報申領駕照,并在第一時間將證件分發到群眾手中。鄉民沒有戴安全帽的習慣,為此,陳志輝和同事們商討出了只抓不罰,意識教育的方法,讓不戴安全帽的司機到所里觀看專題視頻,以實例警示。
對于便民服務,陳智輝談了一段自己“三進三出”的經歷。2013年,父親查出肺癌晚期,轉入省某專科醫院,心急如焚的自己帶著病例找到相關主任辦公室時,恰逢該主任在與同事聊天,進門咨詢卻被以在忙為借口拒之門外。情非得已,又先后兩次嘗試咨詢,又被厲聲喝退。回去后,他對病重的父親說:“我一定要好好工作,為民辦實事。不做虛文,不弄假事,不讓群眾有敬畏心。”
走在路上,有鄉民熱情招呼:“陳所長,這是去哪里,要不要我給你當保鏢?”總是帶著謙和笑容的他在派出所先后偵破了多起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案子。尤其是打擊轄區“六合彩”賭博方便成績尤為顯著。從警9年榮立2次三等功,7次受到市、縣公安機關嘉獎,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更在2013年被評為“最美身邊普法人”稱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05王國華:愛崗敬業 做優秀的財政人
- 2013-11-25用敬業奉獻亮出愛的名片
- 2013-10-31請多給敬業奉獻者一點關愛
- 2013-10-16蓋軍銜榮膺福建“敬業奉獻模范” 輿論稱“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