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9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鄒玒 通訊員 文辦)近些年來,湖里區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創新市民修身養德載體,加快“道德講堂”的建設,繼續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和推廣宣傳活動。在此基礎上,湖里區還精心策劃“文明湖里”十大系列評選活動,發現一批身邊好人,用身邊人的事跡感染人,讓愛心傳遞。2008年以來,全區共涌現各級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86人。
“老人們都像孩子一樣,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說起工作來,眼前的這名90后妹子張麗,笑靨如花。
作為一名養老院護理員,天天伺候老人們吃喝拉撒,甚至耐心地哄著老人們吃藥睡覺,張麗的工作性質讓人很難將她同“90后”標簽聯系起來。和所有90后女孩一樣,張麗也喜歡逛街、上網,愛看泡沫劇;然而,誰能將她與一群已到暮年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聯系在一起。
在養老院走廊盡頭的最后一間房間,有一張空床。六天前,這張床位上的葉奶奶被家人接走了。葉奶奶平時喜歡跟張麗聊天,還會叫張麗“小阿姨”。在養老院住了半年多,葉奶奶把這當成了自己的家,連過年過節都不愿意走。這次,葉奶奶要被送到醫院住院治療,張麗一直瞞著她,直到葉奶奶的家人來接她。
那天,張麗推著輪椅把葉奶奶送到養老院的門口,快要上車時,她突然拉住張麗的手,“小阿姨,我們還會見面嗎?” 張麗強忍住淚水說,“當然會啊,很快我們就又見面了。”那天,張麗一個人躲在房間里哭了很久。“一看到這張空床我心里總是空蕩蕩的。”有好幾天,張麗都不敢走進這個房間。
其實,離別對于張麗來說,每隔幾個月就要經歷一次,至今有七位老人在她身邊離開人世。每到這時,張麗總是難過得不停掉眼淚。這時,年紀大的護工阿姨會安慰她:“小姑娘別哭了,看多了就習慣了。”張麗卻在心里說,她或許永遠都不會習慣,因為這里的每個老人都像她的親人。
“即使被病痛折磨著,老人還是對生命有著深深的眷戀。”張麗說,2012年9月的那次離別,讓她至今記憶猶新。一天中午,張麗特地給老人買了他愛吃的面包,老人卻不肯吃,一個勁地讓張麗吃。“那天老人神志格外清醒,臉上也有了笑容。”張麗回憶說,第二天凌晨4點,老人走了,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只有張麗陪在身邊。張麗告訴記者,老人只在養老院住了3個月,但直到離世,老人的兒子幾乎沒有來看望過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08樸素的真情最溫暖——賀國強同志在福建工作二三事
- 2014-01-06張智敏:一脈真情寫人生
- 2013-12-05林正桂:演繹人世間最美的兄弟真情
- 2013-11-06郝為社:平平常常獻真情
- 2013-11-06王碧華:用真情詮釋孝道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