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生態城市和美麗廈門建設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以美麗著稱的廈門要怎么做?廈門市委、市政府及時提出了《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全面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深入創建國家級生態市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著力推進低碳發展、綠色發展。隨工業文明而產生的生態問題,迫使我們現在必須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發展模式。合理的城市布局、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統、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優良的環境是城市綠色發展的目標。
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廈門。碧海藍天、環境優美是廈門的優勢。《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提出的“山海一體、江海連城”的大海灣戰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戰略和“青山碧海、紅花白鷺”的大花園戰略,把廈門生態文明建設推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嚴格源頭管控改善空氣質量。最近廈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制定了《廈門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提出全面降低廈門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到2017年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或好于二級的天數在96%以上。改善空氣質量要嚴格源頭管控、從重點領域抓起。
加強生態文明法制建設。1994年3月全國人大授予廈門經濟特區立法權后,廈門頒布的第一部實體性法規就是《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近二十年來,《廈門經濟特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廈門經濟特區城市園林綠化條例》、《廈門經濟特區水資源條例》、《廈門市海洋環境保護若干規定》等一系列法規相繼出臺。2013年12月,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了《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草案)》,旨在通過立法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
推進生態城市建設,必須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只要人人參與其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廈門將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花園城市,美麗中國的典范城市,兩岸交流的窗口城市,閩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和溫馨包容的幸福城市。(市老科協)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1-28福州暢通追薪維權綠色通道 督促補發工資3295萬
- 2014-01-28福州暢通追薪維權綠色通道 督促補發工資3295萬
- 2014-01-10寧德市今年投90億建設“綠色寧德”
- 2014-01-08古田志愿者綠色行動保護母親湖 已累計開展了100余次活動
- 2014-01-06莆田打造交通“綠色長廊”:三季有花一路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