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投入治理
圍繞22個重點縣和百個重點鄉鎮,許多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舉措,引導社會各界投入水土流失治理。
在寧化縣石壁鎮,溪背村和江頭村原先6000余畝荒山被厚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承包下,政府撥出專項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坡耕地改造,企業負責種植5000余畝油茶,如今一片片綠油油的茶樹已有1米多高。
“石壁鎮和淮土鄉是寧化兩大水土流失重點鄉鎮,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縣的45%,僅依靠政府資金補助、群眾投工投勞,難以完成治理任務。”寧化縣水保辦主任廖善評告訴記者,油茶經濟價值高,石壁鎮和淮土鄉都引進了農業企業,采取水保治理技術種植油茶。
厚德公司負責人杜秋生說,首批油茶預計要2016年收成,為了有個好效益,今后他們每年每畝還將投入100元進行油茶撫育和水土流失防治。
此外,永定縣還對水土流失重點鄉鎮和掛牌督辦點實行量化考評,對治理較好的鄉鎮和企業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長汀縣通過山林經營權流轉、配套基礎設施等優惠政策,吸引中石油、森輝等120多家企業和個人參與水土流失治理,逐步構建起多元化投入模式。
在治理過程中,地方特色已愈發凸顯。通過坡改梯改造,寧化茶油、平和蜜柚、建寧黃花梨、清流花卉苗木等山區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安溪縣的崩崗區變成了新農村建設示范區、生態旅游區、經濟作物區,大田縣把礦區改造成了公園、工業園。
“十二五”我省計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00萬畝,至去年已完成治理面積685萬畝,今年可完成剩余治理任務,提前一年全面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
警惕新的流失
盡管如此,我省防治水土流失之路依然任重道遠。受土質、氣候影響,我省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先天脆弱性,一旦人為開發利用不合理或發生暴雨洪澇等災害,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水土流失。
“這就意味著,在修復現有水土流失的同時,要警惕新的水土流失發生。”林捷告訴記者,經過努力,一重山的水土流失已基本治理完畢,但仍需進一步鞏固與提升,而下一步較偏遠的二、三重山治理難度和成本將更大。同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面積擾動和毀壞原有山林、植被的現象時有發生,給水土保持工作帶來了新挑戰。
我省每年因自然災害及開發建設項目新增水土流失面積約50萬畝。有關專家建議,應加大對已批水保方案執行情況的跟蹤落實力度,加強對生產建設項目的全過程監管,促進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的落實,進一步保護好水源涵養區、生態脆弱區等生態敏感區域。
對此,林捷表示,今后他們將逐步建立多部門協作機制,聯合紀委、審計、財政等部門,加大對水土流失重點治理項目的跟蹤指導和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對基層水保人員、開發建設項目業主以及項目區農戶的水保技術培訓,鞏固治理成效,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8-20上杭縣開展“真情守護水土,牽手幸福佳緣”青年聯誼會
- 2012-07-17海滄湖引來成群白鷺 它的出現表明一方水土尚好
- 2011-10-14上幼兒園一個月病4次 寶寶“水土不服”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