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親切接見陳清泉(資料圖)
養路養出“愛迪生”
◆由交通運輸部和光明日報聯合組織的“尋找全國最美養路工”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濟南市公路局養路工陳清泉作為山東省唯一入選者進入全國十強,當選“全國最美養路工”;
◆陳清泉扎根基層19年,在做好本職巡線工作的同時,不斷鉆研養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取得十幾項重大創新發明,為濟南市公路養護工作節約近千萬元資金。
巡檢公路里程30多萬公里
近日,記者采訪了陳清泉,他告訴記者,由于父親是公路段一名老職工,受老人的影響,他從小就對公路有一種特殊的熱愛。
1995年畢業后,陳清泉子承父業開始從事公路養護工作,這一干就是19年。2002年,他被調入濟南市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處。
濟南市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處負責濟南市繞城高速公路東線和南線的養護工作,直線距離是59.44公里,來回巡線的實際距離超過140公里。陳清泉每天要完成不低于6個小時的巡線工作,每周還要和其他6位工友一起完成一遍濟南繞城高速東南線的徒步巡線。粗略算起來,他巡檢過的公路里程有30多萬公里,相當于圍著赤道跑了7圈多。
巡檢公路,不僅工作條件艱苦,而且要承擔防汛、搶險救援、除雪防滑等養護應急工作,因此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濟南市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處養護一所所長田中亞向記者介紹:“陳清泉全年出勤率達到99%以上,因值夜班他每年要在單位住上70多天,趕上下雪,有時候一連4晝夜都不能回家,直到除完雪才可以休息。2012年,由于下雨、下雪較多,他這一年就值了近200個夜班。”
發明累計節約近千萬元
田中亞告訴記者,陳清泉不僅工作敬業,還喜歡鉆研,是濟南市公路系統人人皆知的“發明家”。
1999年濟南市繞城高速公路東線通車后,防撞護欄、防眩板支架經常被盜,這不僅給高速公路管理處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為此,陳清泉和工友們研制出了一種新型防盜螺栓,并對原有的螺栓逐一進行了更換,有效解決了容易被盜問題,保證了高速公路的安全,僅此一項小發明,每年就給管理處減少經濟損失30多萬元。
2007年,針對輪廓標被盜嚴重問題,他研制并生產出3毫米厚度、高亮度、防盜輪廓標,并定制模具,找廠家生產,每年不僅可降低支出7萬余元,同時減少因被盜造成的損失十幾萬元。
2010年,他根據多年的除雪防滑經驗,開發制作了帶刻度的融雪劑撒布機,把撒布量、撒布寬度、車速的關系標刻出來,同時,它有自身動力系統,操作簡便實用。新的撒布機使用方便、撒布均勻,費用低廉,可以大幅減少融雪劑使用量,既節約了資金,又保護了環境。
2011年,他設計制作了綠籬修剪機,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人工降低了75%。
2012年,他研制出了太陽能布控一體設備,具備爆閃、導向、提示、自動搖旗等功能,節約了大量人力。
2013年,他研制出了高速公路新型防眩板,采用合成樹脂材料制作,從根本上解決了被盜和遇大風易折問題。
……
2006年至今,陳清泉每年都有發明和創新,僅重大創新就達11項,節約養護資金近千萬元,養護生產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平凡工作崗位成就夢想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陳清泉被授予多項榮譽稱號。連續多年獲得濟南市公路局先進工作者稱號;2008年獲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表彰的“全省公路系統十佳養路員”稱號;2009年獲得市總工會表彰的“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稱號;2011年獲得交通運輸部表彰的“全國模范養路工”稱號;2012年獲得省總工會表彰的“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中央、省、市多家媒體對其先進事跡作了專題報道。陳清泉也成為濟南市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處養護一所的副所長。2013年,被濟南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表彰為 “最美基層干部”;被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表彰為“一路有你 感動山東公路十大人物”。
濟南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市公路局局長孫志剛說:“濟南市公路系統管養著上千公里的國省道和高速公路。為維護干線公路網的安全暢通,三千多名職工戰斗在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和服務一線,正是大家的辛勤付出,換來了全市干線路網的暢通。陳清泉就是全市公路職工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典型代表,他的成功讓從事公路工作的干部職工深受鼓舞,平凡的崗位,一樣能夠成就‘最美’夢想。”
陳清泉告訴記者:“比起老一輩手搭肩扛,我們吃的苦、受的累都不算什么。現在咱們國家發展這么快,對我們要求更高了。我們養路工人也要掌握知識,我們養路工人也要搞創新,我想用我的技術發明讓大家看到,我們新時代的養路工人不一樣了,我們不僅要養好路、護好路,我們自己也要一路趕上,不能落后于這個時代。”(大眾日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18最美消防員黃磊磊:救災排險顯身手
- 2014-02-13感動中國 震撼心靈的最美
- 2014-02-13德化陶藝大師籌拍公益電影 《最美的鄉村醫生》首映
- 2014-02-10最美鄉村文化員簡良發:讓土樓之美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