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開展主題活動育成長行動。圍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深化拓展以學雷鋒為重點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們在家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扎實推進“日行一善、灑掃應對、認星爭優、班級道德講堂、愛心公益、志愿服務”等經常性活動,“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童心向黨”等集中性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守誠信、知感恩、懂節儉、有禮貌、講奉獻,養成公共生活好習慣。廣泛開展學習道德模范、美德少年、身邊好人教育活動,發揮其榜樣帶動作用,引導孩子們見賢思齊。廣泛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勤勞節儉美德。完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普及中小學生誠信檔案管理制度,開展在校學生志愿者注冊登記和志愿服務時間記錄工作,培養孩子們誠實守信品質和服務他人意識。
四是真情關心關愛伴成長行動。把對未成年人特殊群體的教育管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組建關愛未來志愿服務團,開展走訪慰問、代理家長、心理疏導、安全監護、捐資助學、獎學獎教、流浪救助等為主要內容的關心關愛活動。推進公平教育,完善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在學、收費等管理,讓流動人口子女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切實關心愛護殘疾兒童,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切身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和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心理健康輔導講座、輔導熱線、危機干預等活動,對邊緣兒童進行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正。
五是凈化文化環境促成長行動。。堅持繁榮與管理并重,“疏”與“堵”相結合,繼續保持對網絡網吧、熒屏聲頻、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管理的高壓態勢,下大力氣整治低俗、庸俗、媚俗之風。把移動終端、搜索引擎、音視頻網站、交友網站、娛樂網站、網絡游戲等作為重點,加強對社交網絡和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的規范和引導,堅決遏制淫穢色情信息傳播。繼續推進網吧連鎖經營,堅決取締“黑網吧”和變相經營網吧,嚴厲整治違規接納未成年人行為。要加強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管理,嚴禁黃金時段播出不適合未成年人的節目,依法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廣告。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巡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提高群眾滿意度。
六是建好用好陣地助成長行動。依托社區(村居)、學校、文體場館、鄉鎮宣傳文化中心、農家書屋,通過完善、置換、共享等形式,積極為未成年人活動創造條件。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藝術館、青少年宮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服務單位要增強對未成年人的服務意識和能力,在開放時間、活動內容、展示講解等方面,更加貼近未成年人,提升服務供給的適應性和吸引力。大力推進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建設,積極推動將其納入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鞏固提升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建設成效,繼續抓好文明單位掛鉤共建項目取得新進展,舉辦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文化節,積極為孩子們搭建學玩樂平臺。
?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