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軍銜在南極
東南網2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綜合新華社報道)昨晚的《新聞聯播》,用超過三分鐘的時間報道了一位廈門機械工人——廈門“藍領先鋒”蓋軍銜。
與此同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也大篇幅報道了這位廈門的“南極英雄”。
僅小學畢業,卻摘取了中國工人最高榮譽“中華技能大獎”;三赴南極,是第一個赴南極參加科考活動的中國工人。蓋軍銜雖然去世已經近一年,但他不平凡的追夢歷程,仍在廈門傳遞著正能量。
第一個夢想 做一套機械維修教學軟件
“在醫院病床上,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他還在問挖掘機維修軟件制作的進展情況。”蓋軍銜的徒弟、高級技師鄭龍枝動情地說。
做一套廈工系列產品三維動畫教學軟件,是蓋軍銜生前未能實現的一個夢想。2012年,在廈工首席技能師蓋軍銜主持下,公司開始研發裝載機和挖掘機維修的三維動畫軟件。當年12月底,蓋軍銜已完成了裝載機部分,挖掘機部分正進入攻堅階段。一向身體健壯的他,體檢時卻已是胰腺癌晚期。
在廈工人心目中,蓋軍銜是一個傳奇。1975年參加工作的他,原是裝配車間的一名普通鉗工,但他不滿足于“遞扳手”的角色,而是勇敢地向技術和知識進軍。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鉆研和創新進取,他實現了從一名普通工人向掌握現代工程機械技術的高級實用型技能大師的跨越。
白雪皚皚的南極,留下了蓋軍銜奮進的足跡。1998年,在南極中山站,面對自己不懂的德文技術資料,他憑借扎實的技術功底修復了三臺德國產的雪地車,為科考隊挺進內陸冰蓋備好了交通工具。2004年,在進入南極冰穹A海拔5000米的最高區域后,蓋軍銜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身體接近休克,但他仍然堅持工作,完成了搶修發電機組的任務。
2013年4月25日,“技神”走了,享年58歲。未完成的教學軟件成了他人生的最大遺憾。半年后,在徒弟們的接力攻關下,這套領先國內機械行業的教學軟件終于完成。
第二個夢想 寫本裝載機維修書留給后人
2月14日,農歷馬年元宵節,在廈工“蓋軍銜勞模創新工作室”,蓋軍銜生前的工友、徒弟、領導共同追憶他的故事。
與蓋軍銜同年進廠的林國強哽咽著回憶:2012年12月的一天,蓋軍銜找到他說:“我快退休了,想寫一本裝載機維修方面的書,把平生所學留給企業和后人,希望你能提供些資料?!睕]過幾天林國強就把資料送給了蓋軍銜,但沒想到月底就傳來蓋軍銜生病的消息。
廈工副總裁、工會主席洪家慶回憶說,蓋軍銜幾年前就開始琢磨,想寫這本書,把一輩子的經驗、心得記錄下來,在退休前給廈工送份厚禮。
在“蓋軍銜勞模創新工作室”,導報記者看到一張辦公桌上擺放著《廈工機械培訓教材》等6本書,它們都是蓋軍銜親手編寫的。蓋軍銜還有多篇文章發表在機械行業國家級雜志上。
參加工作時蓋軍銜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后來能夠成為技能大師、“技神”,能夠著書立說,靠的就是永無止境的學習、鉆研、創新。
洪家慶表示,廈工準備組織力量,整理、挖掘蓋軍銜的寶貴遺產,繼續編寫蓋軍銜生前想要撰寫的裝載機維修著作,讓蓋軍銜的技術財富、精神財富發揚光大、惠及后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0蓋軍銜勞模:一名產業工人的報國情懷
- 2014-02-20追記全國勞模、廈工培訓中心總監蓋軍銜:一名產業工人的報國情懷
- 2013-12-06蓋軍銜入圍“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 可上網為其投票
- 2013-10-30廈門市總工會舉行蓋軍銜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