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走出孤獨
與紫新社區相比,位于新店鎮的新秀社區是個不折不扣的新社區。
“社區成立才半年時間,大部分居民來自全省各地,之前誰都不認識誰。”社區書記盧霞說。在新社區,營造融洽的鄰里關系尤為必要。如果開好了頭,萬事都順。否則,就可能造成居民們老死不相往來的不利局面。
令人高興的是,記者剛剛走進新秀社區,就能感受到濃濃的鄰里溫情撲面而來。在小區的會議室內,64歲的張宏老人正在指揮一群老年人練習合唱。
“社區提供場地、組織老年人協會,我們早就很熟悉了。”張宏笑著說。
社區剛成立的時候,情況可不是這樣。張宏說,自己原先在南平工作,剛來福州時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大街小巷亂逛。小區內誰都不認識誰,想組織跳個廣場舞,也不好意思開口。
新秀社區剛成立時,就對社區居民情況做了調查,發現社區老年人比例大,很多是跟隨子女從外地來福州定居,他們人生地不熟,內心孤獨又渴望集體活動。針對這一情況,社區成立老年人協會。
“現在我們不僅有合唱隊,還有舞蹈隊、秧歌隊、柔力球隊,活動豐富多彩。”張宏說,通過互動,大家自然而然就熟了,以后要組織活動就更容易了。
下一步,新秀社區準備在晉安區婦聯的幫助下,爭取更多的活動經費,建一個居民活動中心。
共譜社區和諧曲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現在租住在社區里的外來人口也越來越多。在福州茶會社區內,有單位宿舍、居民自購房、政府安置房,居民素質參差不齊。
“營造良好氛圍,我們的法寶是細致服務。”社區主任高文秀表示,長期以來,社區就踐行“糾紛調解到家、就業安置到家、新遷居民走訪到家、低保人員幫扶到家、重病患者慰問到家、兩勞釋放人員幫教到家”的理念。這些服務溫暖了居民心,贏得了居民信賴。
居民龐建新樓上鄰居章某的孩子患有智力障礙,常常制造各種噪音,每天清晨四五點,老龐家的天花板就開始“咚咚”作響,時強時弱,有時半夜也不得安寧。
無奈之下,老龐找到樓上鄰居,強烈要求對孩子多加約束。可對方表示自己也要上班,無暇顧及,兩家關系逐漸惡化。
工作人員組織社區居民上門調解,但收效甚微。最后,社區請來了晉安區司法局、環保局的相關人員和福興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對章某教育開導。最后,章某同意盡快搬到另一住處,并感謝老龐夫婦多年的包容,雙方握手言和。
調解糾紛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個方面。據介紹,社區在了解到下崗職工多、農民工多,特別是困難群體中的中年人和婦女就業困難這一現狀后,積極聯系轄區內企業進社區招聘,解決了80多名困難居民的就業問題。
“社區工作無小事,只要拓寬思路,善于化解細小問題,和諧社區就不難構建。”高文秀說。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