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8平方米的滿足
如果央視記者拿著話筒問,你幸福嗎?總會有人不知怎么回答,因為大家很難準確地定義到底什么是幸福。因為,幸福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幸福的人有著各自的不幸。
而這兩天,17歲的掃街女孩羅馮似乎給出了答案!
在不到7攝氏度的福州街頭幫爸爸掃馬路,一家三口住8平方米的房間,吃飯在走廊,10年只回過三次老家,即使這樣,她和爸媽一起坐在上下鋪的床上,笑容依然在一家人的臉上綻放。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幸福是什么?我會告訴他,幸福是節制的滿足。
只是一味地強調給予,帶給孩子的只會是欲望的不斷增長,直到沒有什么能夠滿足他。但是一味地節制,不但精神上得不到愉悅,連物質都得不到滿足,那肯定也不會有幸福。
物質生活的貧困是一種節制,想買點東西只能靠不吃早飯剩下一點零花錢的羅馮,爸媽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資,平時一切都省吃儉用,這樣的情況下,小小的獎勵都會讓羅馮興奮不已。比如,爸爸花“巨資”讓她去學跆拳道,這簡直讓她高興得暈了過去,因為這是她小學畢業成績優秀,爸爸給他的獎勵。
雖然過得艱苦,這可算是一種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巨大的滿足,所以作為父母,要在有節制的基礎上,給孩子制造滿足制造驚喜制造夢想。她爸爸賺錢最大的愿望是讓女兒上大學,以及給老婆補辦個婚禮,雖然微小,而這也是一個父親和丈夫盡力能滿足的事情。
“爸媽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這是上初二的羅馮最真實的心聲。
羅馮說,小學時,曾有同學到過她家,她問同學,“你會不會覺得我家很小很擁擠?”
同學告訴羅馮不會,比她家好多了,因為她家盡管很大房間很多,但冷冰冰的,父母經常出差不在家,一點也不像羅馮家那么溫暖,她很羨慕羅馮。
這句話讓羅馮感到很溫暖,甚至有些驕傲。
在這世人追求房子、車子時,試想,要多大的樂觀才能像羅馮一樣,對這8平方米滿足呢。
本報記者 孫韜 葉佐溫
羅馮不是個害羞的女孩,一點不怕鏡頭。她帶著記者逛公園時說個不停,里面有快樂的事,也有叫人流淚的回憶。她說了自己的愿望和對生活的看法。如果您想具體了解,可以關注新浪微博@東南快報或微信公眾賬號dongnankuai-bao觀看相關視頻《17歲掃街女孩的生活》。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