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月初一,央視推出的“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特別節目,給人春風撲面之感。記者街訪時問到:“父母影響最深的一句話是什么?”一名幼兒園的小朋友對記者說,自己家的家風是不怕吃虧,不一定要聽話,但一定要講道理。小朋友的回答曝出新年小清新。
家風端正是對家人最好的保護。焦裕祿一生對自己要求嚴,對家人要求也嚴。孩子去蹭一場電影,他知道后堅決補了票。“我是領導,絕對不能搞特殊。”他的子女上學、就業沒有得到過特殊,同時也練就了自立自強的本領,都得到了完美人生和幸福生活的回報。與焦裕祿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別領導干部為了子女什么都敢干,使官二代現象層出不窮。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無原則的溺愛,必然助長其跋扈之風,作惡之習,后果可想而知。
家風不正必害己。許多“貪腐鴛鴦”就是明證。煙臺市原副市長矯智仁受賄的160多萬元中,由他妻子鐘福卿直接經手的就達43萬元,他受審時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我戴的手銬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利用丈夫職務之便,大肆收受賄賂。青海省人大原副主任韓福才,續娶了一位小其22歲的妻子馬玉龍。一篇報道這樣記述他們夫妻受賄的情形:“對于外財,他不敢收的,她敢;他不便收的,她方便。” 妻子借丈夫影響,壟斷市場斂財。渭南市住建局建管科原科長侯福才和妻子曹艷芳上演腐敗“二人轉”,結果雙陷囹圄。這些是典型的“夫妻合作”共同挖坑,一起埋葬。家既可以是讓人忘卻煩憂的溫馨港灣,也可能成為滋生禍患的溫床,就看家風正與不正。
如果說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那么家庭就是子女的第一課堂。家風中包含著人生價值取向。家風不正,必然禍及子女。近年來發現的家族式腐敗令人反思。 “受賄父子兵”是家風不正使然。多家媒體曾報道,落馬貪官廣東省韶關市公安局原局長葉樹養的“宏偉目標”是:2000萬給兒子、2000萬給女兒女婿、2000萬給自己安度晚年。這種為了“小家庭”去蛀空“大家庭”的追求,害了全家人。 “老子為兒子撐腰,兒子為老子撈錢”,首先是家風出了問題。安徽省宿州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張治淮及其子、宿州市國土資源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原局長張冬被稱為“貪腐父子兵”,因受賄超過2000萬元,張治淮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張冬被判處無期徒刑。一個人與不同的人在一起也會出現不同的追求,一個人遇到不同的平臺也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
家風并不單是一家之事。不良家風輻射開來,是社會之害。所以,家庭還是應該講正氣。家庭成員之間,多討論正能量,能夠激發家庭成員的上進心,就容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事業氛圍;老是交流牌運牌技,或者算計怎樣占小便宜,下一輩兒出賭徒、盜賊的幾率恐怕要大些。家風正,老鼠的兒子也不一定去打洞;家風不正,虎門難免出犬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影響家庭成員的幸福和未來,也關涉民風、社風、政風、國風之優劣,決不是小問題。每個家庭都崇尚善良,那么這個民族就是禮儀之邦;每個家庭都以幫助他人為教化,那么這個社會就到處充滿愛心;每個家庭都不去貪占小便宜,那么這個國度就不會產生貪官;每個家庭都講道理,那么國人必然大興探索務實之風,中國夢的實現也就相去不遠了。
春節期間,央視選了一個好話題。那位幼兒園小朋友的回答,真是發人深省。如果人人都愿意吃虧,那么,這個世界上就找不到吃虧的人了,也就真正的和諧了。(張全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春節出境游 文明伴左右)讓風度比風景更美
- 2014-02-27遠離煙花爆竹 讓年俗服務于健康文明
- 2014-02-27文明當包括尊重他人
- 2014-02-27“拾蛋不昧”擦亮東營文明城
- 2014-02-27文明才會讓人敬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