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6日訊(本網記者 楊志慧 陳金榮 徐海發)“3月5日是‘學雷鋒日’,還記得你參加過哪些學雷鋒活動嗎?”昨天一大早,小張打開收音機,就聽到這個消息。
小張今年16歲,家住長泰縣古農農場,因一場意外只能終日臥床。去年9月以來,她陸續收到一支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愛心”——有女生愛吃的零食,也有慰問金。但她最喜歡的,還是擺在床頭的那臺收音機。
“她天天聽,想知道外面世界的變化。”小張的母親說,“情緒也比以前穩定了許多。”
聽到這話,“徐媽”心里暗暗歡喜。“徐媽”名叫徐智心。10多年前,本該退休在家的她,自己創業當上了長泰縣鴻泰塑膠工業公司的董事長。公司規模不大,老板卻很有“勇氣”,招收了20多名殘疾人員工。“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讓他們體面地工作,有尊嚴地生活。”徐智心的初衷很簡單。
徐智心熱心公益,訪貧問苦、捐資助學、扶殘助殘,她一樣都不落下。在當地,大伙都親切地稱呼徐智心為“徐媽”。2007年,她又多了個身份——古農農場商會會長,商會眾多企業也紛紛跟隨她做公益。“商會的聯系面廣,可以幫企業找合適的捐助對象、渠道或項目。”她說。
然而,一名外來工的“苦惱”,讓“徐媽”有了新的感悟。
“空余時間我也想做點事,可常覺得無處下手。”朱麗萍說。她來自湖南常德,落戶長泰已近10年,目前在長泰天星陶瓷有限公司工作。如今,長泰縣古農農場已落戶企業120多家,外來工不斷增多,“新農場人”近2萬人。
“企業家做公益,有資金也有實力,但公益不是只有他們才能做。一般員工也有意愿,他們需要一個體現社會責任的平臺。”2013年9月,依托商會,徐智心組織成立了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會員企業各成立一支小分隊。
“我們有多少員工,就有多少志愿者。”天星陶瓷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湘江的支持,讓朱麗萍高興不已。穿上紅色的馬甲,老板攜員工,家長帶小孩,41支隊伍經常穿梭在農場的大街小巷,走訪慰問貧困家庭或殘疾人困難家庭,并與其結成幫扶對子。
“徐媽”常說,她想做愛的傳遞者。愛能一傳一,更能以N次方的形式無窮遞增。
成立古農農場教育基金會,是“徐媽”的一個心愿。她說,基金會成立后,將對古農農場各中小學校進行助學獎教。目前,基金會已籌集到善款120多萬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6特勤一中隊聯合金橋社區開展“學雷鋒活動”
- 2014-03-06福州開展學雷鋒日消防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 2014-03-06一年一度學雷鋒日 福州多個單位組織無償獻血活動
- 2014-03-05龍巖市、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一條街活動
- 2014-03-04學雷鋒未必要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