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村,一座城池
這次的發現之旅,要探訪的是三洲鎮最神秘的部分——古鎮遺風。它的城門,建于元朝時期。
當年,這個古村可是大氣魄,按著城池布局。當時,三洲出了位懷遠將軍戴應壽,為了防備賊寇,回鄉的將軍主持修建了三洲城墻。
原有六處,現如今,僅一座南城門保留了下來,上書“三洲鎮”字樣。
一個古村,緣何城池布局?當地人說,這跟三洲這個名字來歷相關。
洲,水中陸地之意。當地人說,汀江河與南山河在這盆地中交匯,形成丁字形,把陸地分隔成三塊。這三面環繞汀江的村落,后來就成了三洲村。
以三洲為中心,去長汀縣城,或是到武平,還是到連城,都約是30公里遠。古時水運發達,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就凝聚了三洲旺盛的人氣,造就了那時段的輝煌。
南城門內側,就是三洲特有的圣帝廟。這個圣帝廟,前面供的關公,后面奉的孔子,廟不大,但香火旺盛。客家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在一座小廟中找到物化體現。
一方匾額,道盡禮義
順著三洲老街漫步,莊肅的古建筑,巧奪天工的裝飾,道盡禮義的牌匾,70多座古建筑,就能將一幅氣勢宏偉的古鎮風云圖,展現在世人眼前。
這座古鎮,是叫人驚喜連連的。它的西宮井,傳說只要挑一擔水回家,封存入缸,不久后就成了酒水。
這里的一座唐朝古墓,竟是建在民居之中的,因為俞氏先祖曾葬身此處,做了墳墓。再后來,有戴氏后人在此建房,并無遷動,而是相安共處。
腳步移動,目光打量,古街之途,仿若時間倒流。這個途中,會路過一座四角亭,亭中掛著的一方牌匾,也大有來頭。
匾長約2米,寬約80厘米,上面書寫著“古進賢鄉”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匾的右上方刻有“清乾隆大帝親筆御書”。
據傳,該匾大字為清乾隆皇帝得知三洲百姓歷朝皆有賢哲蟬聯,古時習禮義遺風盛行民間后親筆御書。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2-20和平古鎮舉辦新春文藝演出
- 2013-11-29武平縣邊城下壩鄉:繁華一時的千年古鎮
- 2013-10-02好戲,從古鎮出發——一個古鎮的文化旅游實驗
- 2013-09-25好戲,從古鎮出發——一個古鎮的文化旅游實驗
- 2013-01-30永泰縣嵩口古鎮民俗博物館開館 收藏展品近6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