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忍喪夫之痛她安慰公婆
陳秀如今年42歲,家在連江,經人介紹2002年跟丈夫結婚。“原先我老公在單位上班,看到我要創業,他也辭職,和我一起在安泰開了一家布藝零售店。”陳秀如告訴記者。
半年后,夫妻倆把店開到臺江,批發布藝。“搞批發比零售生意好,那段時間我們很忙。”陳秀如說,丈夫對她疼愛有加,總是把累活搶著干。2007年,陳秀如懷孕了,店里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丈夫為了讓她多休息,總是一個人忙里忙外。
“剛開始,丈夫說肩膀和腰酸痛,可總認為是累的,休息一下就沒事。”陳秀如說,后來丈夫的這些癥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愈發明顯,到醫院一檢查,結果是個晴天霹靂,丈夫得了癌癥。“那時真像天塌了一樣,看著生病的丈夫,想著即將出生的孩子,我常常一個人偷偷落淚”。
孩子出生了,陳秀如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看著病重的丈夫,望著襁褓中的兒子,陳秀如心如刀絞。2009年6月,丈夫離開了人世,兒子才一歲多。
“公公婆婆失去唯一的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多么痛苦。”陳秀如說,為了不讓公公婆婆病倒,她強忍著失去丈夫的痛苦,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安慰公公婆婆,“我每天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在房間哭。”幾個月后,陳秀如把兒子交給婆婆帶,自己回到店里打理生意。
“娶我要先接受公公婆婆”
“兒子生病的時候就跟我提過,如果以后他不在了,就為他老婆重新找一個伴。”游阿姨說,當時他兒子還特意叮囑,要找一個會疼老婆的人。
后來,游阿姨跟兒媳談起改嫁的事,但是兒媳一聽就拒絕了,說只想把兒子養育成人,好好照顧這個家。游阿姨說,這些年,兒媳一個人不但要忙生意上的事,還要顧著家里的瑣事,她愛人里里外外穿的衣物,全是兒媳買的;兒媳買回各種食物給老人吃,都是挑最好的;每個月兒媳一定會給她愛人幾百塊錢,讓他買些自己喜歡的食品。
因為擔心公公婆婆會睹物思人,陳秀如還將原來居住的房子賣了,重新買了一套面積更大一些的單元房,“一來可以改善一下家里的居住條件,二來也盡量不讓他們面對舊環境睹物思人。”陳秀如說。
對于自己做的事,陳秀如連說“沒什么”,她說,二老對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她愿意為這個家付出,“把家打理好,讓公公婆婆幸福安度晚年,是我最大的心愿。”
公公婆婆看兒媳一個人忙里忙外,很是心疼,一直勸陳秀如再找一個伴,婆婆還親自當起牽線人。“再嫁首先有個條件,娶我的人能接受我的公公婆婆。”陳秀如告訴記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6張茂發:37年悉心照顧傷殘妻子
- 2014-03-06林丹:無微不至地照顧患病老人
- 2014-03-06楊美招:無微不至的照顧多病的婆婆
- 2014-03-06“撿”來的智障女兒 廈門94歲母親已悉心照顧了51年
- 2014-03-04丈夫救人中毒患腦萎縮 妻子趙春蘭悉心照顧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