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并對“三嚴”“三實”的內涵和要求逐一做了具體闡發。
總書記講“三嚴”“三實”,用的都是大白話,講的都是大道理。大白話人人能懂,大道理人人可聽。除了“嚴以用權”,即使是“無官一身輕”的一般人,若能因此經常嚴格修身律己,實在做事做人,又何嘗不能從中受益?不過,總書記這番話是對各級領導干部說的,針對性很強也很明確。
“三嚴”的要求,概括起來可說是“嚴”字當頭。“嚴”的對立面是“寬”、是“松”。人們常用嚴是愛、寬是害,以提醒為人尊長者要有恰當的教育方式,才不至于收獲愛之適足以害之的苦果。對于自身而言,嚴是愛、寬是害的道理不但同樣適用,而且尤其深刻。一個領導干部如果能做到“三嚴”,那么可以說他是愛己;如果做不到,那么他就可能不但害己,并且害人。
從歷史上看,從新近的事例看,很多栽跟頭的領導干部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沒有做到“三嚴”。那些墮落的腐敗分子,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固然談不上,離古人所說的修齊治平的理想人格也相距甚遠,公德不顧,帷薄不修,頭腦中似乎只裝滿了各種私欲,而每天的存在價值就是為著實現這各種私欲。心中沒有律令,寬縱放任,私欲一定泛濫,行為一定沒有底線,手中的公權力一定會異化為實現私欲的工具,直至靈魂掉進黑暗的深淵,直至軀殼被膨脹的私欲炸裂。至于實現私欲的權力刀鋒所向之處,是無辜者的傷、含冤者的淚,以及被非法剝奪者的痛。對于在位的各級領導干部而言,能不以“三嚴”自警、自省、自勵乎?
人生在世,無非是做人、做事,領導干部自然是在做人、做事中做官,做官也就是做事、做人。做人不實,無法做人;做事不實,難以成功;做官不實,禍己害民。“實”的對立面是“虛”、是“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寫文章、做學問尚且要求如此;領導干部的“學問”不是在書齋里做出來的,領導干部的“道德文章”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寫在大地上、寫在人心中,如何能不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真抓實干、老老實實?好大喜功、好高騖遠、花拳繡腿、涂脂抹粉、官樣文章、八面玲瓏……練多了“虛”功,做多了“虛”事,則可能無往而不“虛”,不留下罵名已是萬幸,至多也只能收獲一個空洞的人生。
自奉甚儉、自律甚嚴者鮮不“實”,追求生命有重量、有質感的人鮮不自“嚴”。領導干部努力做到“嚴”字當頭,方可能“實”其人生,如此,不求功而功在其中,不求名而名在其中,不祈福而福自來,不避禍而禍避之。(滕朝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10“三嚴三實”是對作風建設的進一步升華